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我校协办首届全国敬老文化论坛 肖波应邀作主旨发言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摄影:   编辑:谈太辉  审核: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0日  点击次数:

本网讯:11月19日,由全国老龄办主办、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承办、我校等单位协办的“首届全国敬老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传承中华美德,创新敬老文化”。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全国老龄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邹铭;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全国老龄办副主任李耀东;共青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党组书记侯宝森;全国妇联离退休干部局局长杜芮;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李忠运;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冬及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等出席活动。开幕式由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主持。

顾秀莲在致辞中说,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保障。还强调,要紧紧抓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精髓和本质,将其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邹铭在致辞中指出,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新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要增强全民敬老意识,重点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把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列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帮助广大老年人树立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面对老年生活。

我校党委书记、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波教授应邀出席活动并作大会主旨发言。题目是:创新发展敬老文化,筑强养老保障体系。内容以其主持的湖北省老龄办、湖北工程学院联合课题为基础。他阐释了敬老文化的嬗变,分析了敬老文化的现状,总结了现代敬老文化的特点,提出了敬老文化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肖波强调,敬老文化在当下必须进行创造性改造转化,必须以时代精神对其固本与开新,才能释放“正能量”。一是实现“义务对称”,体现平等性。二是合乎情理,体现自觉性。三是兼顾养心养身,体现情感性。四是互助互利共享,体现时代性。

肖波的主旨发言得到与会领导及学者的高度评价,其课题项目也在会上获得一等奖。同日,胡泽勇、王平、陈朝晖、邓友根等人的课题项目也分别获奖。(摄影 陈朝晖)

背景资料:

首届全国敬老文化论坛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承办、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赞助,中国老年报社、华龄出版社、《中国老年》杂志社、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老年学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北京中科得福老龄产业有限公司、《中国社会工作老龄》杂志社、湖北工程学院等单位联合协办。本次论坛共征集了500余篇相关领域论文,论坛对其中120篇优秀论文予以表彰。论坛由主论坛和四场分论坛组成,主题分别为“敬老文化的时代发展”、“敬老文化与社会保障”、“敬老文化与社会管理”和“敬老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来自国家相关部委、各省市老龄办、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媒体的代表300多人莅会,将就我国敬老文化的历史源流、敬老文化的地位作用、敬老文化的机遇挑战、敬老文化的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链接: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