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媒体关注我校孝德建设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汪梨 钟鸣  摄影:   编辑:汪梨  审核: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2日  点击次数:

大会全景

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分会会长萧放主持会议

中共孝感市委书记 陶宏致辞

“重阳与亚洲孝道文化国际论坛暨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于2014年9月19日至23日在湖北工程学院召开。9月20日开幕式上,湖北工程学院高朋满座、群贤毕至。应邀出席会议的学者来自日本、韩国、蒙古、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印度、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

本次论坛紧紧围绕重阳、亚洲、孝道展开讨论。

孝文化作为人类的文化创造,亚洲孝道文化更具有东方文化特色,作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卓越贡献,它应该为世界所分享。这也是召开这次大会,举办重阳与亚洲孝道文化国际论坛的宗旨和目的。

湖北工程学院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立足中华孝文化资源,履行文化传承创新使命,持续20年开展孝敬立德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了德育路径,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搭建平台,孝德教育蜚声海外

自2007年至2010年,学校与中华炎黄研究会、孝感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研讨会、“中国·孝感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国际研讨会、“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2010中国(孝感)孝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国际研讨会等四届孝文化国际研讨会。每次研讨会均有100多位海内外孝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他们中绝大多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具有突出的成就。通过国际研讨会,逐步形成了孝文化研讨与交流平台,不仅为中外孝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丰富了我校孝德教育的形式,搭建起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国际讲台”。提升了学校与孝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与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及港澳台和内地一些高校和社科院所的孝文化专家建立了友好联系。

2010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了首届“铜锣湾杯”孝文化征文大奖赛。本次大赛参与面十分广泛,共收到各类稿件共计60余万。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荆楚网、孝感政府网、中华孝文化研究网等数十家各类媒体对征文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

学校多次组织研究人员参加海内外孝文化研讨活动,展示研究成果,交流研究体会。学校孝文化研究专家肖波教授于2010年和2013年分别两次参加湖北(武汉)台湾周孝感代表团,在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活动,与台湾各界开展文化交流。在“世界华人孝文化国际研究会” 活动中,学校积极协助主办单位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世界华人老年联谊总会(加拿大)搞好参会专家和研究论文的筹备工作,并参加孝文化研究活动。2013年7月,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韩国圣山孝大学院大学孝文化研究所和韩国孝学会联合主办了“传统孝道的当代意义与多元对话”国际学术会议,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以孝切入”,努力践行核心价值观

学校将孝文化与“中国梦”的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近几年,学生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的比例在90%以上。很多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军营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学校有40名学生积极参加西部计划、600余名学生积极参加农村资教行动计划、100余名学生参加大学生村官计划、131名学生参军入伍。

学校将孝文化与先进典型相结合。学校坚持开展志愿者活动、文明月活动、劳动周等活动,并开展系列先进典型教育。如“捐髓救人、捐款助人”的学生田强,他的事迹感动了社会。还有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姓名,荣获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张新虎、熊伟;带着患病父亲到山区资教的优秀人民教师——何家坤;海外留学后依然回乡资教的李利琴,等等。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文化的内涵,将社会责任勇挑肩头,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动在学生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价值导向。

将孝文化与扶贫帮困、励志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克难奋进,追逐梦想。近年来,校园里涌现出了身残志坚、学习全优的镇巧玲;“湖北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残疾学生徐萌;苦难不失志向,读书期间坚持打工送水,后来考取研究生的校园“水哥”王洪友等一批校园励志名人。

扩大影响,孝德教育成果丰硕

近年来,随着学校孝文化研究与教育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党委书记、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波教授应多家国家级媒体邀请,举办多场具有广泛普及性的孝文化讲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3年9月和2014年1月,两次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作孝文化专题访谈并分8次播出;2014年1月,应中央文明办之邀,参加新华网、中国文明网“孝道与当下中国”专题访谈,任主讲嘉宾;2013年12月,应湖北省“长江论坛”组委会邀请,在“长江论坛”上作“孝文化之源流”学术报告;2012年12月和2013年12月,受武汉电视台《问津国学讲坛》邀请,分别作孝文化讲座《说孝归去来》和《古往今来有孝子》;2013年曾到韩国参加孝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另外肖波教授还是山西绵山“慈孝文化公开课”讲席教授。

教育增强了学生立志成才、感恩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学校一批青年典型陆续闪耀湖工、蜚声荆楚、走向全国。新技术学院学生田强“捐髓救人、捐款助人”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集中报道,被誉为“最美90后大学生”,获评2011年中华“十大美德人物”。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组织的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我校2007届数学与统计学院毕业生何家坤。他带着患病的父亲踏上了奔赴革命老区资教之路,在大别山腹地湖北大悟县吕王中学,同时挑起了两副担子,忠孝两全。《中国教育报》报道的将青春献给山区教育事业的我校优秀毕业生李利琴,参加湖北省首批“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来到大别山区蕲春县张榜镇孙冲中学工作。2007年作为全省4名出国留学资教生中的一名,到新加坡获得南洋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留学归来资教心不改,再次回到孙冲中学,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山区教育,扎根大山书写青春之歌。身残志坚的镇巧玲同学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他们既是校园美德人物的受影响者,也是传递校园正能量的能量之源。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湖北工程学院的校园美德精神从校园传向社会,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在开展孝德教育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在工作中做到欲教学生感恩,先让他们有恩可感,学校采取干部联系学生、贫困生资助、心理咨询、重点学生关照等措施,促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孝德教育促进了学校教师立德树人铸师魂活动的深入开展,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教师邓银城,全省高校十佳班主任、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管彬彩、李志敏等先进人物。

近年来,通过以孝德教育为抓手,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中呈现出获奖等次高、考研率高、就业率高“三高”的可喜局面。2013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各类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中获奖700余项,有362篇毕业论文被评为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考研上线率攀升至18%。学校相继被评为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三等奖。学校连续六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14年,又获“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荣誉称号。( 通讯员 汪梨 钟鸣)

中国高校之窗:

新闻360: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