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荆楚网专访:肖波:湖北工程学院更名兼具天时现实 不影响孝文化传承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摄影:   编辑:  审核: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8日  点击次数:

(荆楚网记者 王淳、罗伟)4月26日,湖北工程学院更名揭牌,其前身为孝感学院,已有69年办学历史。

“以孝扬名”的孝感学院为何要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更名后有何新的发展思路?4月26日,湖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肖波接受荆楚网记者专访,揭开学院更名背后的考量,畅谈学院今后的发展之路。

更名兼具“天时”、“现实”

“校名是大学的标志和符号,尽管只有几个字,但内容丰富,意义深刻,是‘名与物’的统一,‘虚与实’的结合。对一般人而言,校名更改只是名字的改变,而对于学校发展乃至湖北教育事业是重大事件。”谈及更名缘由,肖波表示,湖北工程学院在科学发展的征途中,有学科进一步专门化,办学进一步特色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需求。学校更名,是经过慎重考虑做出的决定,既有“天时”也有“现实”。

首先是湖北高等教育格局调整的需要。肖波认为,湖北人才培养存在“三多三少”的现状:普通大文科人才多,工程技术类人才少;武汉地区人才多,地市州人才少;流到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才多,留在本地的人才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大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的比重。另一方面,“当下许多大学办学内容大同小异,高等教育要避免同质化,办学本身也需要凝炼特色,构筑优势平台。”在这种背景下,孝感学院更名为湖北工程大学,有了“天时”。

另一方面,更名有没有可行性?肖波认为,经过学院多年来的学科发展、专业调整和师资力量建设,由孝感学院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主要的条件要求,包括学生数量、教师构成、专业平台的搭建、实验条件设施等,都已具备。肖波介绍,学院在80年代前身是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80年代后期湖北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并入,90年代末合并建设部南方城乡建设学校。“这些学校的并入,为学校发展农学特色、工学特色、建筑特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此铺垫,工程类学院的建设水到渠成。”

传承孝文化不会有实质性影响

学院前身孝感学院号称全中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大学,在孝文化研究传承方面有着浓厚的特色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孝文化教育的熏陶下,学校涌现出弃考捐髓的90后“最美大学生”田强等闻名全国的人物。可以说,孝感因“孝”得名,孝感学院为“孝”扬名。

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后,学校的孝文化品牌会否因此而丧失?对此,肖波坦诚,这曾经是他担心和思考最久的问题之一。“我既是学校的党委书记,也是中华孝文化中心的主任,没有任何人比我更真切的了解到,如果更名以后在承传孝文化上可能遇到的问题。”

但是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他认为,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后,学院在传承孝文化方面仍然大有作为。

首先,学校更名已经有成功先例。“襄樊学院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没有影响对三国文化进一步的研究;荆州师院更名长江大学后,对荆楚文化的研究没有减弱。同样,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也不会影响我们对孝文化的研究。”

去年12月份,孝感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是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学院在孝文化传承方面展现出与时俱进、万马奔腾的良好势态:中华孝文化中心为全国目前唯一的孝文化研究中心,中心研究的专著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在5月份出版,并将在北京举办作品首发式;学院借助孝感市积极推进“孝文化名城”建设的契机,在众多企业和单位广泛深入开展孝文化宣传,以孝文化为载体和突破口,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构筑精神家园……

“只要策略得当,紧抓不放,对孝文化研究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同样对孝感两个字蕴含的丰富内涵我们也不会摒弃。” 肖波对此坚定了信心。

转型发展、凸显特色,建新型工程大学

更名不仅仅只是变了几个字,对学校而言,既是升了格,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牵引。“它意味着学院要实现转型发展,在特色营造上狠下功夫。”

对于学校的基础,肖波有清醒的认识:与成立当天就是工程大学的学校不同,湖北工程学院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主要是师范类院校、多科类院校,工程类基础并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好转型发展,加快学科建设,肖波认为,必须把握该校建工程学院的“后天”和“植入型”特色,走出一条一所多科性院校经过学科优化、充实、加强,逐渐凸显工程特色的发展之路,即:突出一个核心,依靠两种力量,推进三大建设。

突出一个核心,即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为核心。一方面,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非新无以为进”:根据工程学院的办学定位,抓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促办、调整、凸显工科、工程应用性专业。目前,该校在农业资源与利用、化学材料、生物工程、城市建筑规划与设计等专业领域,特色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坚持学科专业建设中的“非旧无以为守”:把握“大工程”的概念,加强传统专业改造提升,发掘其新的增长点,通过“经济与管理”、“文化创意与服务”等跨学科的专业群建设来焕发传统专业的生机活力。

依靠两种力量,即积极依靠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力量。肖波认为,湖北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工程类学院,必须在工业在工业行业树立一定的地位和作用,与地方、企业建立密切办学合作关系是必由之路。目前,湖北工程学院已经与孝感市政府、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春晖集团、湖北九洲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署了多个推进高校产学研用结合的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协议。通过合作,学校在光电、农业资源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领域的科研实力、师资建设和学生实训方面,将有较大提高。

推进三大建设,即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通过教育教学理念与师生评价模式的转变,培养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能力型教师。据介绍,该校为改变过去文科类老师多、工程技术教学能力相对偏弱的局面,已派出10-20人到国外、国内的工程类院校进修,提高工科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推进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肖波介绍,与三江集团的合作,除了联合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攻关外,学校还派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工程类素质。

“更名以后学校在省内外影响力与日俱增,我们有信心更名一定会为学校凝聚力、影响力、辐射力的提升推开一片新的天地。” 肖波满怀信心的告诉记者,“学校已经确立了发展目标:用5-10年时间,建成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有影响、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性、教学型的新型工程大学。”(编辑:夏红珍)

图片: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肖波接受荆楚网记者专访

肖波迎接并亲切慰问“捐髓救人,捐款助人”优秀大学生田强归来

美丽的校园

湖北工程学院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等单位签署多个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协议

湖北工程学院更名揭牌庆典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