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听他们说 | 湖工的“平视一代”

来源: 党委宣传部   作者: 汤斐  摄影:   编辑:汤斐  审核:徐智辉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3日  点击次数:

何为“平视一代”?当今中国青少年,被称为“平视一代”。他们见证了“强国之路”,对于世界,不因昔日羸弱而仰视,亦不因盲目自大而俯视。真正的自信,也正体现在这平视世界的姿态,既开放,亦从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会上说过,“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2023年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目前在英国留学,来自我校2017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李瑛同学说:“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学们共同学习时,我们相互交流各自的观点。在保持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时,也可以博采众长。多种文化的交流也使我的自我认同与民族自尊得到加强,在交流中感知到与异国文化间的差异,进而在内心深处更加认同我们中国的文化。

在疫情期间留学,不仅面临着文化适应问题,同时也需要克服由于疫情带来的一些困难与挑战。而在此期间,大家在国内遵守政府的防疫政策,众志成城,互帮互助。祖国全民抗疫的精神更让我感到安心,感到自豪。我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源于祖国优越的社会体制,来源于祖国的日渐强大!”

 

“平视一代”的自信从何而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自信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头脑发热的一时冲动,是回望百年峥嵘岁月,那些筚路蓝缕的历程,那些舍生忘死的壮举,到现在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新时代中来。中国当代的年轻人,已然有了平视世界的底气和姿态,而平视世界的底气,归根结底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如今我们国家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不仅是当代中国青年平视世界的底气,更是激励青年们建功立业的动力。

 

目前在英国留学,来自我校2017级金融工程专业的刘楚惟同学说:“作为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我没有特别考虑过自信的问题,是因为足够的自信。因为西方文化环境和我们截然不同,接触到和我们不一样的事物时我更多的是觉得很感兴趣,想更深入地去探索和了解,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了我站在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外国同学非常开放包容,对中国文化也非常感兴趣,一双筷子一顿火锅就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学成归国以后,我不仅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还会将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带到工作中,努力为我的祖国创造价值!”

 

 “平视一代”,生逢盛世,重任在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这句话,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往成果的准确总结,也是面向未来激励青年挺膺担当的冲锋号角。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才能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激荡中站稳跟脚。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当代青年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树立中国形象,让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目前在日本留学,来自我校2018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吴戈说:“留学的最大挑战,在于全新的环境与文化。在日本留学初期,我经历过短暂的低谷。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了解、体会不同的文化,学会了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尊重并欣赏多元文化。面对跨文化适应,在提升兼容并包能力、学习他国留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习之余,我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们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国文化。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在与外国同学的交流中,很多人表达了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敬佩之情,中华美食、微信支付、共享单车、淘宝购物等都让他们赞叹。许多同学对中国的生活充满兴趣、乐于了解,这也提升了我的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自信。留学期间,各种文化的碰撞锻炼了我多角度看待问题、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成为我成长中的宝贵财富,这既离不开祖国快速发展提供的机会,更得益于国内教育养成的责任意识。”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年们更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新的伟大篇章。新征程上,青春梦将与中国梦一起,抵达理想所在的地方。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