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孝感日报:善于“讲故事”的心理学教授——记孝感学院教育学专家邓银城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摄影:   编辑:  审核: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7日  点击次数:

人物名片邓银城,孝感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教授、湖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孝感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父亲是什么?”

看着黑板上的这句话,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这次又要干嘛。但是两分钟过去后,同学都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时,老师让全班学生当评委,对每个人的答案进行评价,然后他再进行归总。

“张同学两分钟内写出了十项答案,而李同学只写了六项,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来评价那就是张同学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比李同学强。而张同学的十项答案都是‘父亲是爷爷的儿子、父亲是外公的女婿、父亲是叔叔的哥哥’等体现亲属关系的答案,只有一个类别;而李同学的答案包括‘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是我学习的榜样、父亲是一位优秀的教师’等内容,类别较多,那么,李同学发散思维的变通性高于张同学。”

“哦……”下面的同学恍然大悟,脸上露出微笑,明白了老师让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也理解了今天要讲的知识点。

站在讲台上的这位讲课方式独到的老师是孝感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邓银城教授。他善于“讲故事”,不仅讲好了课堂上的故事,更讲好了自己一生的故事。

作为一名教师,邓银城始终信奉着一句格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教20多年以来,他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踏踏实实地讲好每一节课,从没懈怠过,熟悉他的老师和学生都说:“邓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的。”一节课有多长,一辈子又蕴含着多少道理,邓银城教授就是这样把毕生所学一点一滴地溶进课堂的每一分钟。

学生们说,邓教授是一个能用坚持创造奇迹的人。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到现在,邓银城教授就从未旷过课。2008年元月的一场大雪使学校许多道路结冰,行走困难。他在一次下班的途中不慎摔了一跤,把右手摔伤了,被医生打上了石膏,不能在黑板上写字,也不能操作鼠标,于是,他就用自己的左手在黑板上板书,没有因右手受伤而掉过一节课。

在潜心教学、精心育人的同时,邓银城还在科学研究领域中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主编教材6部,其中有2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为一名教育学教授,他十分关注教育领域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其发表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的《论教师在教育公平中的多重角色》一文已经被其他研究者多次引用。

在邓银城看来,进行科研是一种兴趣的深入发展,喜欢做,也乐意花时间和精力做,所以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同事们说他会讲故事,通过讲故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把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写进了文章,写成了科研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

在孝感学院工作的20多个春秋里,邓银城教授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师风、优秀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人们的赞许和社会的肯定。1997年,他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2002年被评为孝感市劳动模范;2005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一等奖;2007年,获得了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获得了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2009年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的称号。近年来,他还获得过湖北省第五次、第六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链接:

(编辑:汪梨)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