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澴川讲坛:中科院邱东茹教授莅校作学术报告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摄影:   编辑:  审核: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2日  点击次数:

本网讯:5月11日下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邱东茹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细菌荚膜形成调控和低温适应分子机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汪殿蓓主持,生科院部分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

邱东茹教授主要讲述了他在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纳豆菌荚膜多聚D—谷氨酸生物合成调控机制,铜绿假单胞菌荚膜藻酸盐生物合成铜控制机制,西瓦氏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和低温适应机制。邱教授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令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本次报告会加强了同学们对现代生物技术的了解,让他们对今后生物技术的发展有了进一步认识。

人物简介:

邱东茹,男,1968年7月出生,湖北麻城人。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3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3月,获日本庆应大学(Keio University)大学院和先端生命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Biosciences)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7月~2001年8月,在德国科隆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短期访问、进修或培训;2001年9月~2005年3月,日本庆应大学先端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助理;2005年4月~2005年6月,日本琦玉县越谷市Taitec(タイテック)株式会社商品企划部会社员;2005年6月~2008年3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州马歇尔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微生物系博士后;2008年4月~2011年2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环境基因组学研究所博士后。2010年6月,入选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并已受邀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独立组建实验室。

主要从事水生植物学、藻类学、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开发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检测的基因芯片。近5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主要有:1.在中科院水生所期间,探讨富营养化湖泊和水生植被的退化和生态恢复技术,开发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该项技术已在国内广泛应用。发表论文多篇,参加编写专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科学出版社,2008年)一部。2.在日本庆应大学和Taitec(タイテック)株式会社学习和工作期间,主要从事纳豆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并阐明纳豆发酵机制研究。SCI论文2篇,EI论文1篇,会议论文集(牛津大学出版社《核酸研究》一篇)。3.在Marshall大学参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项目“假单胞菌生物膜”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等国际主流期刊上,被SCI引用近40次。并与合作导师一起获得美国专利1项。4.在Oklahoma大学环境基因组研究所,参与多项美国能源部(DOE)GTL(Genes to Life)项目课题。

(生科院供稿)(编辑:汪梨)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