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6月17日,我校春晖青年讲堂第一课开课啦!中国演讲协会副会长、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蔡顺华先生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关于“春晖行动”专题讲座,党委书记肖波出席,我校1000多名师生听取讲座。
蔡顺华作了题为“木字人生智慧”的演讲,他向全场师生提问:在“木”上加一笔能够组成哪些新的字,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他通过列举全国相关事例和我校优秀学子事迹来阐述了这几个字,他先由“禾”字讲起,禾苗的成长需要土壤、雨露和阳光,同样人的成长也需要家庭、学校环境的熏陶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本”字是树根的意思,然而,人无根就没有理想、追求、信仰,就如同行尸走肉,做人应该有立根之本;“末”字是树梢的意思,树木只有时常修剪,枝干才会发达,对于大学生来说,那些与年龄不符,与学业无关、对成长有害的言行也应该作为树梢自我修剪,做让国家立正做人的根,远离害人害己的末;“术”有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与术组成的词,无论是褒义还是贬义,都与本事、能力、特长等有关,一个人应该从“无术”到“有术”,并且要想让自己比别人出众,那么,自己“木”上的那一点就要比别人高一点;“札”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是留下记录的意思,一个人一旦诞生在地球上,就要在世上留下一个巨大的脚印,并希望同学们在大学四年留下文明、创造、青春、出彩的脚印;“末”是未来的意思,人扎正了根,远离了末,用正能量书写青春和人生之札,才能拥有体面的生活。
链接:蔡顺华,笔名东方牧,著名演讲家、演讲活动家、中国六大演讲家之一、散文作家;中国演讲协会副会长、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口才教育中心演讲教授,多所著名高校客座教授,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全国演讲大赛评委,中国当代演讲事业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春晖》杂志执行主编,《演讲与口才》杂志原常务副主编。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7月31日登上《光明日报》全国优秀知识分子光荣榜,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国家人民教师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