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玲,女,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特等奖学金”,“学校三等奖学金”,并获得“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11年在“我的寝室我的家”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2012-2013学年度所在寝室被评为“文明寝室”。2014年在“创青春,精彩在沃”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铜奖。
伴着秋日柔和的风,刘玲玲学姐如期和我们见面,她从容不迫的走来,带着些许坚定的眼神,让我们意会到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简单几句寒暄之后,我们进入正题。
如蒲苇一样坚韧
刘玲玲出生于农村,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作为家里的长女,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为弟弟和妹妹做好榜样。由于父母早年在外谋生,自幼便十分懂事,她一直想通过努力学习来让家人过得更好。她虽然很平凡,可是那一种似蒲苇一样坚韧如丝的精神确实难以打垮。
因为曾经复读过,她自然明白坚持的可贵,她有一股不放弃的劲头。大一的时候,她打过排球,刚开始她的手腕常常打得红肿,但她不轻言放弃,一直坚持到底。她曾经学过会计,还和同学爬过山,这让她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有一次她看到有位同学在晨读英语,据了解,那位学生还是自己自学,疯狂式的英语晨读令她动容,不久自己也加入这个自发组织的活动中去了。她认为:可能身边人的优秀与生俱来,但我可以凭借努力让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
就像那蒲苇,虽然很普通,但是照旧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于是她选择了湖北工程学院这个平台来作为实现追梦的第一步;最终让自己的汗水成为镶嵌在蒲苇上的珍珠。
如梅花一样独立
以前,她是一个内向的女生,进了大学后,她想改变自己,所以会常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来锻炼自己,也在校外做过婚庆摄影和家教等兼职,同时获得一定报酬。她明白初次实践的困难,可是她坚持了下来,始终会要求自己把事情办好,最后也收获了这一份人生阅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专业是离不开实验的,大三时,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就是和瓶瓶罐罐打交道,而且重复而繁琐,并且实验的任何数据都要精确,做完实验又是一大堆实验报告、论文。这样的生活每天重复着。第一次接触仪器时,她觉得很陌生,但她课后与学习委员联系,商量一起去找老师做实验,有时候在实验室待得很久,可是她没有厌倦。她说:“要想成为一名品质兼优的学生,就要去努力,虽然可能很忙,长久坚持下来,你一定能做好。”
梅花是迎寒而开放的花,也是不愿意争奇斗艳的花。听别人说考研很难,听学长学姐说考研简单,但她说难不难目前无法定论,但是不经历一番又怎能知道呢?谈到学习方法,她指出要针对弱科复习,温故知新。大学里,为了专业证书、论文奔忙是必然的,但她能够持之以恒,从不浪费时间。对那些迷茫的同学们,她说:“虽然老师的课你可能听不进去或者不喜欢,但是课还是要听的,方便以后复习。”
如羔羊一样知恩
在她眼中,湖工是个值得热爱的地方,作为学姐,她认为学长学姐应该让学弟学妹觉得读书有希望,且愿意把自己所知传达给他们。她最喜欢教她的两位老师,一位上课有自己的见解,学术水平高;一位老师有大家风范,既负责又开明。即将大学毕业,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她感触颇深。
大学时对于在学习上、生活上帮助过她的人,她很感激。她明白是他们的鼓励像催化剂一样在催她奋进。她常穿梭于寝室、教室、图书馆,那次由经管院主办的“创青春,精彩在沃”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她觉得很值得怀念的一次比赛,无论是团队协作还是老师辅导都让她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寝室有一个室友学习非常努力,她给了她很大的鼓舞,同时她也明白自己也不能落后,应该通过学习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以上种种,归结于她知恩于父母,因为明白父母的辛劳,所以她也从未颓废过。
她选择考研报考于广州暨南大学,静待二月佳音。同时,她告诉我们原因,她有亲人在广州,在那里有一个伴儿会让她觉得更加温馨,踏实。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像羔羊一样知道感恩,不忘曾经与她一起的朋友。
她不敷衍,肯坚持,始终秉持着“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则一定会失败”的原则去践行人生的历程。面对困难,她从未低下头,而是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解决问题;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