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春晖智能车队成员进行坡道调试。■记者匡文杰摄
10月24日,春晖智能车队成员进行软件调试。■记者匡文杰摄
10月24日,春晖智能车队成员进行赛道调试与训练。■记者匡文杰摄
10月24日,春晖智能车队进行团队任务分工。 ■记者匡文杰摄
8月23日至26日,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常熟理工学院举行。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春晖智能车队荣获本届全国总决赛光电直立组一等奖(第二名)和光电追逐组二等奖。
2012年,春晖智能车队成立。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至今已有五年。车队从无到有,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站上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领奖台,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老师的悉心指导,更离不开队员们的团结合作和脚踏实地的拼搏。
一
明亮的实验室里,弯弯曲曲的智能汽车跑道十分抢眼,加速、过弯、停车…… 一辆辆小巧的智能汽车在跑道上风驰电掣。10 月20 日,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智能汽车创新实践实验室里,学生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对小车进行调试。
“这是我们现在的场地,去年9月搬来的。”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老师万兴介绍。
曾就读于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专业的万兴,2012年毕业后留校,担任自动化实验室实验员。计算机学院于2010 年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实验室。“有一个平台,通过做实验和参赛,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学生才能学到更多货真价实的东西。”作为受益者,万兴深知学习平台对学生的重要性。
在学校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9月,春晖职能车队成立了。
秋高气爽的日子,美丽的校园里,春晖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一方面,学校有个春晖湖,另一方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学会做车,而且学会做人。”于是,车队的有了自己的名字——春晖。
成立之初,车队面临诸多困难。没有经费,学校决定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支持车队发展。同时,学校腾出一个仓库,用来作为调试场地,就这样,最难的场地问题也解决了。
仓库较矮,身高一米八的万兴每次要低头进出实验室。“是带着一种情怀来做车。”万兴说,条件艰苦,就想办法克服。智能汽车对光线要求极高,实验室光线不好,他就重新进行布线、装灯。环境脏,他和队员们一遍一遍清扫。
就这样,有了车队,车队也有了“家”。那一年,车队有了9名队员。
二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被教育部列为国家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它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已成为全国高校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实践比赛之一。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自2006年起已成功举办十二届。
2013年, 春晖智能车队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摄像头组和光电组两支队伍参赛,并获得两个华南赛区三等奖,车队实现了竞赛从无到有的跨越。
2014年, 车队派五支队伍参加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所有组别的比赛,不仅都完成了比赛,而且首次完成了摄像头平衡和电磁组的比赛,完成所有赛题,具备了参加所有组别比赛的基础。
由于实验室等资源有限,为了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前两年积累经验的基础上,2015 年, 车队决定重点突破。
“平衡组的比赛是常规竞赛赛题中最难的一个,很多学校不愿花那么多精力在上面,而我们在编程、电路和机械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做最难的赛题,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一个机会。”万兴介绍,车队最终选平衡组作为突破点。
然而,现实有时是残酷的。“2015年是车队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万兴说,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由于光线等客观原因,小车在预赛中没能跑完全程。
“ 补赛时,我们加了滤光的装置偏振片,克服了光线问题,不仅顺利跑完了全程,而且跑得很快,跑出了在实验室的速度,全场都为我们鼓掌。”回想起补赛时的情景,万兴不禁感慨,“这说明我们当时就有进国赛的实力。”
“ 虽然失败了,但是也积累了宝贵的参赛经验。同时,在电磁双车组别中,车队首次获得了华南赛区二等奖。”
学校对车队寄予很高的期望,万兴和队员们也都付出了很多精力,然而,比赛中却没有出理想的成绩,车队面临很大压力。“要变压力为动力。”万兴决定改变策略,从以前单纯地注重技术,变为在抓技术的同时注重抓管理。
2016年, 车队依然以平衡组为突破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车队成功冲进了全国决赛,并获得了全国总决赛平衡电磁组一等奖(第三名)的好成绩。
当年9月,在学校的支持下,车队搬到了现在的实验室,车队有了新家。
三
“计算机学院喜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学楼一楼大厅里,红色的横幅分外显眼。
昨日挥洒的汗水,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车队凭借出色的表现,从全国166所高校的365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以29.677 秒的成绩荣获本届全国总决赛光电直立组一等奖(第二名),与第一名仅隔0.5秒。
“这是在双车组上自我突破,双车组首次进入全国总决赛。”万兴说,“获得第一名是在意料之中的,我们准备得很充分,小车的稳定性强、速度也很快。”
此前,在7 月份举办的华南赛区竞赛中,选手们出色发挥,荣获两项一等奖和两项二等奖。其中春晖DY 队、春晖K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总决赛中,选手沉着冷静,全力以赴,表现出色,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万兴老师和熊曾刚教授的精心指导下,由李显、蔡泽、范佳鑫等同学组成的春晖K队荣获全国总决赛光电直立组一等奖;在李志敏博士、李骥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由周阳、范晨、徐子良、高壮等同学组成的春晖DY 队荣获全国总决赛光电追逐组二等奖。
“全国总决赛中,由于出色的表现,预赛后,车队还受邀到主席台交流经验,当时只有四个队伍受邀。”万兴骄傲地说。
“ 经过不懈的努力,车队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站上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领奖台,是一届又一届的同学们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拼出来的。”万兴说,在此次智能车竞赛中取得的战绩,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老师的悉心指导,更离不开队员们的团结合作和脚踏实地的拼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去年7 月开始选拔队员,经过暑期培训成为正式队员,队员们一直利用课外和周末的时间学习电路、编程和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
“这是队员们的床。”万兴指着实验室角落里的已经折叠在一起的蓝色折叠床说,最让万兴感动的是,为了更好地备赛,从今年五月份开始,队员们住在实验室里三个多月,而且每天晚上两点后才会统一睡觉,一直到比赛结束。
“ 之前是其他传统强校的陪练,现在我们可以在智能汽车的赛场上与他们一较高下。”谈起获奖秘诀,万兴认为,“我们的队员很拼,我们的团队很团结,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付出的氛围很浓,这点我们做得比别人好。”
明年,湖北工程学院将成为华南赛区承办方。“明年比赛,我们争取拿两个全国一等奖。”万兴满怀信心地说。
“ 现在我们竞赛组已经做得较好,今后还会扩展参赛面,投放精力到创意组的比赛上。”谈起车队未来的发展,万兴满怀憧憬,“车队目前有25位队员,车队成立以来,已经带出近百位队员,以后车队还会引入校内赛,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努力的过程是值得骄傲的——访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光电直立组一等奖获得者春晖K队
“队里每个人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全力以赴。”近日,跟记者聊起汽车智能竞赛,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春晖智能车队队员蔡泽难掩激动的心情。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中,春晖K队以29.677秒的成绩,荣获本届全国总决赛光电直立组一等奖(第二名)。
“我们的成绩是‘拼’出来的!”队员李显说,队员们一直利用课外和周末的时间学习电路、编程和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赛事中,从今年五月份开始,队员们住在实验室三个多月,每天晚上凌晨两点后统一睡觉。
队员范佳鑫很早就开始投入到考研的复习中,为了节约时间准备比赛,范佳鑫将上自习的地方搬到了实验室。“在比赛前一个月暂时放下了考研复习,全身心投入到备赛中,就想着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比赛,不管成绩如何,都要全力以赴,不留遗憾。”范佳鑫说。
“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团队的合作。”范佳鑫说,做小车是件很枯燥的事,团队氛围很重要。范佳鑫清楚地记得,在华南赛区比赛开始的前一周,小车的电路板烧坏了,时间紧急,队员们相互打气,一起手工焊接电路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到凌晨四点,终于把问题解决。
“过程是辛苦的,但是成绩是对我们付出最好的证明。”蔡泽对取得的成绩感到满意,他说参加比赛他收获颇多,“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记者手记:爱拼才会赢
8个分赛区,来自全国476所高校的2737支队伍参与角逐。在华南赛区竞赛中,以光电追逐组一等奖和光电直立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
在全国总决赛中,从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166所高校,365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以29.677秒的成绩荣获光电直立组一等奖(第二名),与第一名仅隔0.5秒。
成立五年,从默默无闻的陪练到在赛场上与其他传统强校一较高下,并荣获一等奖。春晖智能车队的拼劲儿和坚持到底的决心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动。
采访过程中,万兴和队员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拼”字。爱拼才会赢。正是为了梦想而不懈努力的拼劲儿,折射出他们在赛场上的光芒。 (《孝感日报》2017年11月9日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