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媒体视角

孝感日报:推进高校网络强国建设的“湖工实践”

来源: 孝感日报   作者: 王平  摄影:   编辑:张金城  审核: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5日  点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引领网信事业发展的思想指南和行动遵循。

湖北工程学院积极响应网络强国战略,牢牢掌握新媒体的管理权话语权,以“管、融、导”相结合提升新媒体育人的实效性,使新媒体在育人实践中“更有意义”。

一、建管有机结合,精心打造丰富的网络育人平台

加强新媒体管理。学校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管理办公室,统筹学校的新媒体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建立健全了新媒体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了校园网络社区平台、网络宣传教育平台建设规划,打造了一支业务精、信得过的网络联络员、评论员和管理员队伍。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等举措,提升了新媒体管理和发展水平。

建设新媒体平台。结合学校宣传工作和育人工作的需求,认证了“湖北工程学院”微博微信,开设了“青春湖工”等学校品牌微信,开通了湖北工程学院团委、湖北工程学院学生团体联合会、湖北工程学院学生会、湖北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品牌微博,其中仅“青春湖工”有效粉丝数量近4万人。各二级学院以团支部、社团为单位,面向更大群体分别建立了200余个微博,各个教学学院都开通了各自的微信和微博,同时以班级为单位注册了微博,抢占更大的网络阵地。

组建新媒体团队。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做出优异的事。不管是学校官方微信微博,还是“青春湖工”,都通过在全校学生中招聘,经历层层筛选,组建了解新媒体、懂操作、高素质的新媒体运营学生团队,凝聚了结构合理的采编队伍和管理梯队,形成了新媒体运营管理的长效机制。目前,学校各教学学院都组建了自己的新媒体团队,学校也在不断搭建全校性的信息交互平台,注重建设全校性的新媒体发展团队。

加强新旧媒体融合。新媒体除了日常新闻、学生活动及相关策划外,定期选用校报、新闻网、广播上的各类优秀资源,将师生活动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有机地进行展示,在创新宣传渠道、宣传手段的同时,促进了全校媒体间的整合互动,提升宣传效力。重大宣传选题,针对不同媒体,制订相应的宣传方案。如同样的教师节及师德标兵的宣传,微博以图片和视频相结合展示活动特色,新闻网的稿件则突出活动的及时性,微信稿件则突出师生的反响和感受;报纸则反映活动的整体性。

二、彰显核心价值,积极营造精彩的校园网络生活

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线上话题讨论、新媒体作品征集等活动,积极创作一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要的新媒体产品,把内涵创新与传播创新结合起来,积极营造精彩的校园网络生活。

精品让新媒体作品有意义。网络时代要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说服力,就必须创作精品文章、精品图片、精品视频,提出精彩观点。2016年,湖北工程学院推出的“古诗词中的湖工”、“我在湖工等你”等系列作品,微博日访问量过10万人次,单条微博访问量近6万人次。“湖工印象”、“古诗词中的湖工”、“湖工花语”等古典诗词特色的微博微信深受网友及师生喜爱,通过新闻网及官方微信微博发布后,省市媒体纷纷关注,荆楚网、大楚网、孝感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转载。2016年,“青春湖工”获全国高校公众号排行榜九月榜第八名。自2015年以来,“青春湖工”多次稳居全国高校公众号月度排行榜前10名,部分内容获得10多万人次的访问量。

文化让新媒体作品有内涵。学校注重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在新媒体上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播活动。学校微信微博发布了学校融入地方文化,出版孝文化书籍、组织孝文化国际研讨会、举办孝文化讲座、开展孝文化活动、开设孝文化选修课等内容,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

创新让新媒体作品有意思。近年来,学校通过微信、微博开展以“四进四信”、“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国梦,我的梦”、“重温入团誓词”等为主题的微活动,参与活动万余人次。在我校2015年毕业生教育活动中,“青春湖工”微信采用网络现场直播的方式,第一次实现不同时空的即时全覆盖,近万名学生实时收看和参与活动。通过现场开设“微信墙”更是拉近了学生与学校的距离,学生在现场内外踊跃发言,共叙爱校荣校之情,表达为祖国努力奋进的赤子情怀。

典型让新媒体作品有感染力。用新媒体宣传学校组织的“青春与感恩同行”系列活动,结合学校孝文化研究和教育特色,结合学校“春晖学子”评选,暑期孝行实践活动,以及“孝子”评选等,推出孝德典型,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中,识恩情、明责任、敢担当。结合学校实施的学科竞赛、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寝室文化节、读书月等活动,以及学校各类奖助学金的评比,推出各类学霸、励志和创业典型等,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人、教育人、鼓励人。结合学校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优秀奖”、“科研十佳”、“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评选等推出教师典型,培育了“严以治学、诚以立身”价值追求和“感恩、奉献、求实、创新”的大学精神。

三、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探索高校网络育人新模式

如何适应青年学生特点增强新媒体的吸引力,探索新媒体环境与宣传思想工作相融共生的有效路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构筑新媒体矩阵。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通过成立学校新媒体联盟、构建新媒体矩阵平台等形式,调动各个新媒体运营团队和校内师生参与新媒体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搭建以官微为主导,学校及社会多家微信、微博的聚合式新媒体平台,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互促发展。进一步结合校级学生组织联谊会制度,组成学生社团宣传干事、各学院学团组织学生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定期通报学校宣传重点及各类校级媒体征稿要求,同时通报各学生组织的各类活动宣传情况,建立全校性的信息咨询和交流平台,各单位各类新媒体向学校官方微博微信输送有效信息资源,学校官方新媒体把最优秀的图文材料提供给各单位新媒体使用。

进一步拓展传播途径。学校将利用手机、DV 等移动媒体,积极拓展互动化传播教育途径,通过网上网下“联动并进”的活动设计,开展富有思想内涵、融合时尚元素的各类互动活动。积极推进微视频制作,打造微视平台,组织力量开展“微课”视频的制作,打造“微课堂”宣传教育平台。通过高质量的策划、设计和组织,融入文化、艺术、时尚等元素,推出一批寓教于乐的动漫、微电影、网络文学、歌曲和游戏等新媒体优秀文化产品,让新媒体文化产品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潜移默化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学校及时发布阶段性宣传工作重点,动员各学院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征集和组织相应的作品。如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结合各类文化节、学科竞赛及全国各种赛事,主动创作相应的作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每周或是每月的平时作业、教学实践,通过定选题、定关键词,明确创作导向,任课教师进行进一步指导。进一步利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新媒体专业的师生资源,积极开展新媒体传播研究,精心制作精品内容等。这样,经过一到两年积累,文学作品、摄影作品、视频作品、设计作品等将会十分丰富,既满足新媒体发布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又能给师生更多的共创共享空间。 (作者系湖北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链接: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