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看到奶奶吃着我喂的饭,面带着微笑,慈祥而又和蔼,不禁让我感觉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奶奶,心里都是满满的温暖。”一位志愿者说道。吃完饭,大家或蹲或站在老人的身边,一边同老人们谈谈心一边为老人揉揉肩捏捏腿,整个大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活动接近尾声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拉着一个志愿者的手说:“今天真的好高兴,你们一定要常来啊。”虽然只是简短的一句话,却让整个志愿团队倍感窝心。
今年8月23日,天气炎热,教育与心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11名志愿者来到了孝感市社会福利院。正值福利院刚刚搬迁完成,为了使老人们尽快住进一个全新清洁舒适的环境里,志愿者们自觉伸出双手帮助打扫卫生,偌大的福利院内,随处可见身着白色衬衫的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志愿者肖峰说道:“看着老人们的处境,看着他们的孤独,除了无奈和心酸,我只能倾我一己之力,把温暖传递给他们。”经过几个小时的“斗争”,整个福利院所及之处焕然一新,志愿者们休息片刻后开始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志愿者们将一支精心准备的手语舞《我们都一样》展现给福利院的老人们,虽然没有音乐的陪衬,但老人们的掌声是最美的节拍,老人们的笑容是最好的鼓舞。随后志愿者还为老人们合唱了一首《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其中一位老人因为听力不好,全程都侧着身子面带微笑,询问之后才知道是她是想更仔细的听到歌声。看到这个情景,一旁的李文喆感叹道:“老人真的需要多陪,不陪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有多寂寞,孝行永远都不能晚,晚了就只有追悔莫及了。”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关爱老人,善待老人”有了更深意义的了解,他们打算用自己更多的课余时间去关爱这些有需要的老人们,“感恩不能等,时光不待人。”这是给周桃最大的感受。小分队组员张杰说道:“行孝是可以从任何一件小事上体现出来的,没有多么的轰轰烈烈,只需一颗最平凡和热爱的心。”
8月24日傍晚,在孝感市街心公园,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有的和老人坐在一起聊天,时不时的还在纸上记录着,有的则一路跟着老人边走边问,甚至陪着老人绕着街心公园走了好几圈。此时天色已暗,路灯都已亮起,大概纸上的字也看得不太清楚,所以有的学生便用手机照亮在纸上方便记录着,给街心公园增加了一道风景。
通过询问我们了解到原来是为了弘扬孝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心理学院社会实践暑期小分队一行人对街心公园附近的老年人养老生活状况在进行调查问卷。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引起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老人的活动中来。”一位老人向我们说道。冯嘉鑫谈到:“只有沟通是解除心灵芥蒂最好的方法。”同时参加此次活动的朱小萍告诉我们:“我们要明白并时刻牢记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青年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也得到了老人的一致赞赏,志愿者覃亚军呼吁道:“很多孝行被当做形式,很多孝心都已枯萎。如果,还记得小时候他们给予你的爱,他们毫无保留的付出,就抽出一点时间,陪陪他们。”同时参与此次活动的李承明同学也感叹道:“尊老不一定非得做一些大事情才算是尊老,才能表达对老人的孝心。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更能展现一个人的孝义。”
学校积极组织青春与感恩同行相关活动,以关爱儿童、关爱老年人,关爱家人等以孝切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充分发挥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中华优秀孝文化的实践教育活动,凝练出“立德树人 、以孝切入”的德育理念。学校举办“孝老爱亲、善待同学”主题班会、“孝心传递”书信感恩活动,打造一批大学生爱心团队;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孝文化”系列活动,使优秀传统孝文化进读物、进讲堂、进头脑,培养学生“亲亲、仁民、爱物”的家国情怀,并在实践中彰显青春价值。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