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学院的春晖湖,杨柳青青,鸟语花香,在六月的阳光下反射出一片波光粼粼,其秀丽的自然景色让湖北工程学院的学子们流连忘返。
更让湖北工程学院引以为荣的,是长期在湖畔教书行吟的那些英才们。他们有的“鬓已星星也”,却老当益壮,依然在三尺讲台上指点江山;有的年轻活泼,才思敏捷,已在各大学术期刊上挥毫泼墨,用智慧凝结成一篇又一篇学术宝典。
这些在学校传道授业的英才,秉着“严以治学,诚以立身”的校训,用自己的人格和学识,点燃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放飞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春晖梦,影响了一个又一个湖工学子。
一
人才始终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近年来,湖北工程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让他们事业有成。学校选送一批教授、博士到重点大学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到名校担任硕土生导师,让他们始终站在学术前沿。
“满园春色浓,引得凤凰归”。面对学校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博士、硕士们陆续学成归来,部分院系还形成了“博士群”。目前,学校已有和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共572人。这些高层次人才面对重点大学的优厚待遇不动心,毅然回学校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已经成为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已见成效。
教师队伍在规模继续扩大的基础上,结构更加优化。从学科结构看,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从学历结构看,高学历教师明显增多;从年龄结构看,形成了合理的梯队;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继续增加;从学源结构看,师资来源更加广泛。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升,活力明显增强。
澴川讲坛学术讲座,是湖北工程学院招才引智的措施之一。澴川讲坛邀请全国各高校知名学者教授来校讲座,来自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大师们,利用自己宝贵的时间,风尘仆仆赶到湖北工程学院,与这里的师生们共同交流,形成了湖北工程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
湖北工程学院还聘请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美国两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姚期智为代表的著名专家学者71人为兼职(客座)教授。常年聘请外籍教师、专家来校任教,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学习、工作和讲学。
二
在学校的人才战略中,留住人才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关键。
湖北工程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感情留人;制定特殊政策,待遇留人;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等措施,事业留人;让他们在工作中担任重要职务或学科带头人,为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充分展现才华、发挥作用提供舞台。
在感情留人方面,学校坚持实行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充分尊重人才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权利,通过典型示范,着力培育良好的校风和学风,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该校文学院引进的博士刘怀堂,当初已在安徽一所大学求职成功,后来从网上看到学校的招聘信息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到学校看看,不想受到该校文学院和人事部门的热情接待,尤其是学校有关部门在了解他的情况后,积极为他解决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使他深受感动,刘博士当即决定加盟该校。不到三年,刘怀堂博士不仅评上了高级职称,而且还担任了文学院副院长,
在待遇留人方面,学校集中有限资金,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对送出攻读博土研究生的人员,学校在经济、职称评审、家庭关照等方面,都给予倾斜照顾。学校对在武汉重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员,虽然他们的人事档案已经转出学校,从法理上学校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和责任,但为了吸引这些人才,学校采取了特殊政策:允许他们在校内兼课,如果达到一定课时,学校给予在岗人员同样的待遇。这一措施,受到攻读博士人员的高度赞赏和欢迎,他们感到学校的这一政策非常有针对性,既能鼓励他们工作学习两不误,又能极大地缓解他们在读期间的经济压力,而且还能加强学校与他们的联系,增进他们对学校的感情,为他们学成回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员,学校也给予相应的特殊待遇。
顺应人才市场形势变化,湖北工程学院及时调整人才引进政策,不仅在实验室、科研启动费、住房、职称等方面加大了倾斜力度,从校内工资分配上也拉开档次,着力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学校教师学历、职称结构迅速改善,化学、生命科学、数学、物理、政治、中文等专业已形成博士、教授群体。
三
济济的人才不仅让湖北工程学院学术氛围更加浓厚,也让学校的软实力逐渐增强,科研成绩稳步上升
2003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被确定为湖北工程学院首批校级重点扶持学科,2006年,中国现当代文学成功通过检查验收并被确定为湖北工程学院首批校级重点学科,文学院周水涛博士主持申报的两个科研项目“乡村小说创作视阈中的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和“新时期小城镇叙事小说研究”分别于2007年、2008年获得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2009年到2012年,学校先后有“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环境生物技术、作物病害监测与安全控制”3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2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生物质资源转化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等多个省级平台获批建设。
此外,高活性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系列产品开发,针叶胶的开发与应用、红栀子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米酒纯种液体曲生产工艺等一系列科研,在这些春晖湖畔英才们的呕心沥血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
经过多年建设,现在的湖北工程学院专业特色初显,建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原理、光学、有机化学、植物学4个在建硕士点学科,植物学、有机化学、光学工程、教育学原理、农业资源与环境5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拥有化学、生物科学、园艺3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生物科学、园艺4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材料化学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计划项目。这些平台,为优秀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湖北工程学院一直以“周公吐哺”的虔诚求贤若渴,引进了一个又一个春晖英才,他们用旺盛的生命力和渊博的学识,充实着湖北工程学院的内在实力,让学校的硬件设施和人才引进共同协调发展,形成大楼与大师同在的良好局面,在学校的历史上不断刷写着绚丽的篇章。(通讯员夏红珍谈太辉)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