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学科研

赛能力 拼专业 比奉献 我校师生眼中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孟庆炜 程千芸 杨壮  摄影:   编辑:张金城  审核: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4日  点击次数:

本网讯:“同学们既发挥出了应有能力,又证明了我们的专业实力。”指导我校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两支车队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南区选拔赛一等奖的万兴老师说。

在本次选拔赛中,来自我校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5支队伍分别斩获四轮光电组、三轮电磁组、两轮直立组、双车汇车组、信标对抗组的一等奖。

“不管在哪里比赛,只要调试好智能小车,我们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在三轮电磁组中荣获一等奖的我校好伙伴逐跃YKS队队员周海洋同学还表示,因为赛场上的小意外,导致他们未发挥出全部实力,所以更期望在全国决赛中取得更好成绩。

由于是主场参赛,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周海洋与队员们的心情十分激动,但又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竞赛带来的压力:要保证取得好成绩,不能给学校丢面子。

今年,我校学子第一次组队参加信标对抗组竞赛,即获一等奖。由于没有经验,“好伙伴zglz”队的队员们只能开展自主学习,除了翻阅大量书籍、观看课程视频,还要借鉴其他专业的知识。队员们还经常向学长们请教电路方面的经验,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解决繁杂的小问题。

“我们对专业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次比赛不仅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还提高了自我抗压能力。”“好伙伴zglz”队的朱思远同学说。据了解,该队队员们同住一间宿舍。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近一年来,他们形影不离,一起学习、一起休息、一起讨论……

“整个比赛跌宕起伏,非常考验大家的应变能力。”如今,朱思远与队员们已具备了丰富的赛事经验:赛前智能小车的摄像头出现了偏移,智能小车第一次进入赛道时发生侧滑……他们都在短时间内将蹦出来的“意外”一一化解。

在取得了两轮直立组一等奖(第二名)之后,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好伙伴Light”队的负责人赵畅同学如释重负。赛前,该队队员非常紧张,睡不着觉,就一遍一遍地查看程序、检查赛车,并在比赛前两天修复了一个程序漏洞。赛事期间,他们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指导老师也全程陪同队员熬夜。

过去一年里,赵畅的室友一周只能见到他几次。起初,赵畅上完课就到实验室,熬夜调车;后期,他晚上回寝室就只洗个澡,白天和晚上都在实验室;如今,他和队友们已在实验室睡了两三个月。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反复查找资料、参加车友交流会……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他们非常感谢万兴老师在电路设计、程序设计等方面给予的指导,以及热心提供的诸多参赛耗材。

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智能F5”队在光电四轮组中也获得了一等奖。马洪华老师是该队指导教师之一。他说:“我院光学工程既是中央地方共建重点学科,也是楚天学者设岗学科。组织同学们参加光电四轮组竞赛,可以很好地锻炼他们实操机械、电子领域综合项目的专业动手能力。”

“湖北工程学院在智能汽车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其竞赛场馆设施完备、技术装备先进,完全满足竞赛需要,具备承办资格,有能力成功完成各项竞赛活动。”这是去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同意由我校承办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南区选拔赛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我校还为本次竞赛提供了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其中志愿者服务更是获得了校外师生的广泛好评。

“为学校出力……保障参赛选手顺利完成比赛,是我们湖工志愿者的职责和义务。”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李海桥同学说。他是我校200多名赛事志愿者中的一员。据了解,本次赛事任务重,工作量大,期间天气还十分炎热。但是,很多志愿者都主动放弃了暑假休息。他们默默奉献,不计回报,积极向社会展示我校良好的校风、学风。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