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力增强两手抓
我校植物学科是在1976年高农班招生时开始组建的,经过30多年的努力,如今该学科已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
设施方面,目前植物学科已设有实验室、标本室和研究室共8个,有教学、科研、实验用仪器设备280台。专业实验室面积共有320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126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2个,机器153台;学科点的教学实验室2个,设备103台。设施条件的改善从客观上有利于增强植物学科的实力,但最根本的还是师资力量。生科院领导也深深认识到这一点,格外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生科院通过与武汉等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引进人才等方式来加强师资力量。目前,该学科已拥有一支由教授、博士、硕士构成的创新团队。
二、学科建设三路走
为加强学科建设,植物学科小组的成员们根据本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不同特征,将植物学科小组的成员平均分为三个小组分"三路走",每个小组分别由主要学术带头人、教授、副教授、博士和硕士组成。
第一路:建设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生命科学技术院生物科学、农学、园艺学3个专业的学位课程。植物生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植物的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植物激素等。本学科组成人员针对本地植物的生理活动情况开展研究。通过研究,可望提高当地植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第二路:建设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紧跟生态学研究前沿,主要研究内容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濒危植物种群的濒危机制及生存力分析等。本学科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关键技术进行生物多样性编目和现状评估,来揭示植物生态学的本质特征。
第三路:建设植物资源学。植物资源学是在了解植物资源的特点,植物资源的分类,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法等基础上探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其重点研究对象是鄂北苔藓植物、鄂东北山区生物资源及其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等。通过研究,进一步摸清本地植物资源家底,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本地植物资源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三、科学研究结硕果
硬件和软件条件的改善和加强,无一不为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从2003年起,该学科组在科研方面就取得多种主要的科研成果。在论文、专著、专刊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就包括10项,获得的科研项目有5项,一些项目还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有的理论成果还发表于《中国农业科学》等全国著名刊物上。从2003到2005年间,该学科组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已达10个。目前,已承担的省级政府项目12个,承担的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有10个。《园艺植物病虫防治学》开放式实践教学研究获2005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未来五年内,植物学科组打算使本学科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居全省同类学科前列。教学上,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在省级精品课的基础上争取国家精品课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上,争取国家和省市较大项目,力争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为社会服务上,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支持与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当地发挥科技优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