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我校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摄影:   编辑:  审核: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7日  点击次数:

本网讯:1月13日,中国青年报公布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奖人员名单,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陈绪燕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校团委供稿)(编辑:谈太辉)

中国青年报:

90后男孩自主创业铸造爱心教育梦

学生记者李茜茜见习学生记者刘如方

在校园里,到处是同学们匆匆忙忙的身影,而其中一个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意,他就是陈绪燕。

陈绪燕是湖北工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名90后大三学生。这个理性、乐观、坚强的男孩,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蝶变,经历了从做家教辅导一个学生,到成立一个小型的教育机构的蝶变。

意外收获,梦想初启程

陈绪燕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从小便在父亲与年迈奶奶的照料下长大,考上大学以后,学费与生活费成为这个农村家庭的重担,弟弟最终也无奈的辍学外出打工。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从大一刚来学校他就开始在外面做各种兼职,直到在同学的推荐下开始进行一对一的家教工作。

陈绪燕十分珍惜家教这份工作,每天晚上,他都要走上二十多分钟的路程,风雨无阻。在补习过程中,他经常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弱项后,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知识疏导与系统的复习,将单个的零散知识点串起来。他一方面注重孩子的基础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关注孩子的成长历程,进行品德教育和习惯教育。孩子的成绩,在他的细心辅导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也得到家长的肯定。

通过家长的口碑,陈绪燕的家教名声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家长打电话找到他,要求为自己的孩子补习。这份意外的惊喜打破了陈绪燕原有的大学计划,让他措手不及,他没想到这份自己用心对待的工作竟换来了这么大的收获。到大一下学期,已经有近十个孩子成为了他辅导的学生。这时,一个建立属于自己的辅导机构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油然而生。

怀揣梦想,艰苦创业历程

确定自己的创业梦想后,他便开始了近两年的筹备工作。但是这时资金、购置教学用具、教学用地选址、扩大生源规模、聘请教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随之而来。对于一个既无社会经验,也无任何社会人脉资源的大学生而言,每一件事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来完成。为了选择一个较为安静同时离学校较近的教学地点,他在网上筛选了几十处房子,并到每个选址查看挑选;资金上,为了使教育机构能很好的运转,他将之前家教所积累的工资以及自己平时节省的生活费用全部投入进去。

今年3月份时,整整筹备了两年的“金燕子”教育辅导机构正式开班了。然而,最棘手的生源不足问题摆在了陈绪燕面前,通过家长的口碑宣传所收到的学生数量是远远不够的,他想到了派发宣传单,每周,他都到各个初中学校门口向家长介绍自己,并通过学生的口碑在各个年级进行招生宣传。忙着继续招生的同时,陈绪燕还忙着聘请老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于教师的聘用,他严格、慎重把关。他将“砺志励学,立德立人”作为教学宗旨,要求各位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渐渐地,他的学生人数由十几个增加到近五十人。

爱心教育,坚持梦想

特殊的家庭环境让陈绪燕在长大的过程中得到很多的帮助,这些大大小小的帮助,陈绪燕都深记在脑海中,为了回报社会,陈绪燕在他的辅导机构里开设了一个专门针对家庭贫困学生的“励志辅导班”,只要将学生相关申请材料核实通过后,就可免去每学期所有辅导费用。

一路走来,陈绪燕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补贴,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与社会的感恩。每天晚上六点左右,他都会出现在金燕子教育辅导机构,确定学生人数,对于未到的学生,就直接打电话向家长询问,而晚上九点放学后,他总是在确定所有学生都被家长接走后再最后一个走,回到学校时往往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他坦言因为身上有太重的责任,很多时候自己已经想过放弃。他告诉我们,因为大量的时间花在学生身上,自己很少有机会回家,甚至在爸爸与奶奶同时生病住在医院,自己都无法陪在他们身边照顾。坚强与乐观的他笑言,自己是打不死的小强,当看见自己的学生取得很大进步时,看到学生愿意主动跟他敞开心扉交流做朋友时,他感到很欣慰。正如一位初二的孩子告诉记者:“陈老师就像大哥哥一样,经常私底下跟我们一起交流教学,我们有开心或不开心都喜欢和他分享。”

陈绪燕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他希望传承爱的文化,让学校的爱与学生的爱形成社会互动并循环。在他的谈吐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那份深情。他说:“只要有学生想学,哪怕只有一个人,他也会坚持走下去。”

孝感晚报: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