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专稿(一)
今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印发实施五周年。为了认真总结五年来学校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做法,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认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学工部对学校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在学生工作机制建设、重点学生关照工作、学生资助管理、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五方面的部分做法做了简要的梳理。新闻中心以专稿形式刊发。
建立机制: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抓常新
为了确保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效性,几年来,经过全体政工干部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实践探索,我们建立了以下8项学生工作机制,确保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政工干部例会制。为了及时、快捷地传达上级部门和学校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精神,周密部署各项学生教育活动,学校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各学院(中层单位)党总支书记会,召开两次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例会,每周召开一次辅导员例会。党委副书记李四芬教授亲自参加每次各学院副书记例会,在会上认真听取各学院的情况反馈,并及时处理问题。党委副书记赵文正教授为了部署好学校防治甲型H1N1流感工作,也多次参与到会议之中。
坚持执行青年教师住寝制。学校每年都安排年轻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住寝。在每栋学生宿舍都安排了专门的教师负责。住寝教师不但在学习上给予学生帮助,还在学生思想、就业成长等方面和学生交流,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本学期,学工部副部长郑俊还亲自参与到青年教师住寝工作之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坚持周日点评制。为了确保广大学生及时了解学校情况及各项学生信息,学校制定了周日点评制。即,由班主任在每周周日晚对本班学生在校情况进行核查,对一周以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进行点评,组织学生对学校的各项精神进行学习,对各项工作进行部署落实。在化材学院0703141班,班主任谢静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谢老师用英语进行每周的周日点评工作,并且利用周日点评的时间在班上举办英语演讲、英语话剧等比赛活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劲头。该班41名学生,首次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就通过40人,通过率高达97.56%,很好地促进了学风、班风建设。
坚持重点学生关照制。从学生入学到学生毕业,学校学工部、团委就协同各学院对在学习上、生活上、精神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并对以上学生进行认真筛查,圈点重点人群,给予特别关照,确保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顺利毕业。外国语学院一女生患有疾病,半夜发作,危及学生生命安全。包保该名学生的外国语学院副书记和党员学生及时出现,防止了意外事件的发生。
坚持学生工作的重点放在班级。学工部对班级建设设定了若干个指标,要求各班级抓落实。如: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习惯,通过抓“三个率”、“四个环节”(“三个率”即学生到课率、自习率、及格率;“四个环节”即学生、教室、寝室、校园)来落实。同时,学校每年进行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保障班级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培训制。学校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暑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每年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每学期举行一次辅导员论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家相互交流学生工作经验,取长补短。另外,学校还积极派教师参加教育部、教育厅举办的各项培训活动,加大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坚持学生宿舍实行“三条线”、“三长制”管理。“三条线”即:学工部专职干部、学院政工干部一条线,宿舍管理人员一条线,学生宿舍管委会一条线;“三长制” 即:楼栋长、层长、寝室长责任制。通过这些措施消除学生宿舍管理上的盲区。
坚持节假日学生去向信息报送制。学校要求各学院在开学前后、重要节假日前后等重要时段要坚持及时向学生工作部门报告学生信息,确保学校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学工部洪鹏 撰稿)(编辑: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