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陆安 谈太辉)8月12日,我校召开“安全、健康、文明、和谐”为主题的学生宿舍工作研讨会。党委副书记李四芬教授,院长助理熊平凡教授出席并作讲话,有关职能部门、二级院负责人及班主任代表参加。会议由后勤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殷进平主持。
院长助理熊平凡教授首先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大会致辞。他认为,在新形势下,学生宿舍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针对学生宿舍工作的新挑战,熊助理提出了五点希望:希望我校学生宿舍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希望我校学生宿舍工作在育人方面做出新的成绩;希望我校学生宿舍创建良好的生活家园;希望我校学生宿舍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希望学校各职能部门、三里学生公寓、学生宿舍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并且,他预祝本次学生工作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班主任代表罗移山教授作了学生宿舍工作专题辅导报告。罗教授从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层面,分别阐释了学生宿舍工作中“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涵义和相互联系。
党委副书记李四芬教授就学生宿舍工作发表了讲话。她指出,在新的形势下,探讨我校学生工作如何加强和创新,如何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学生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校真正形成合力,明晰后勤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因果关系,特别是明确后勤社会化改革给学生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是思考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必要前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李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对当前高校宿舍工作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她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有着二元性和二重性的特点,并提出,高校后勤工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管理与服务的统一;稳定与发展的统一等基本原则。
李书记说,面对新形势,学生宿舍工作和学生工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机会同在。她分析:宿舍等收费的增加,引起学生管理和个体心理上的复杂化;后勤服务项目的增加,导致部分学生自强自立能力下降和劳动意识的淡薄;生活舒适度增大的同时,自由度亦在增大,比如学生、教师居住地以及校园空间距离的拉大,一方面增加了管理和监督的成本;另一方面容易使校规、校纪对学生的约束力减弱;宿舍现代化技术化服务,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宿舍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以班级为支撑点的学生工作单元,使学生活动出现动态化的特点,无形中加剧了学生群体的分化。同时,她指出,这些挑战同样也是机遇:宿舍改革后,学生生活条件和舒适度大大提高,正面宣传这些问题,可以缓解学生缴费后的不平衡心态;宿舍公寓化、园区化后,环境得到改善,活动空间得到扩展,如何利用这些硬件设施化不利为有利,是一道迫切的课题;现代技术(如网络)也可以拓展学生工作领域,开辟更多学生工作新渠道。此外,她认为,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我校的学生工作存在以下不适应的表现:现有学生工作思路和理念的不适应;现有学生工作体制结构的不合理;现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学生工作方法单一,覆盖面不广;学生工作过于依赖专门、专职队伍,显得力量单薄。
最后,李书记从加强运用互联网、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和服务、加强“两课”教学、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等实践的角度,倡导学生工作应与宿舍管理联手,积极进行学生工作的新探索。(编辑: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