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前进的步伐:在深化改革中快速发展
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改革的过程就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不断调整自身促进发展的过程。
为了适应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五年来,学校适时深化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制度和后勤改革,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学校整合校内资源,成立了8个二级学院,逐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初步建立了学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注重公平,兼顾效率,适度向教学倾斜、向教师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和提高,也较好地调动了全校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强化后勤服务职能,学校适时对原后勤集团进行了调整,成立了后勤服务中心,并明确资产与后勤管理处、财经办公室和后勤服务中心的职责与关系,进一步理顺了后勤管理体制,发挥了后勤各部门以及新科公司在学校建设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学校还抓住机遇,以新的机制建立了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并坚持按照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规范办学,加强建设,严格管理,目前在校学生近4000人,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
五年来,学校新建了图书馆、文科楼、艺术楼、理科楼、田径运动场,完成了园丁小区教工住宅和同大学生公寓一期、二期工程建设任务。与2003年相比,学校校园面积由874亩增加到1221.6亩,校舍建筑面积由22万平方米增加到47万平方米,建设成为省级“园林式学校”。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值由2003年的2567万元增加到6056万元。图书馆馆藏书由57万册增加到91万册,另拥有电子文献40万种(册),可共享湖北省数字图书馆电子文献42万余种(册)、电子期刊9000余种,可同时满足6000人借阅、学习。这些条件的改善,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特别是近两年,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取得成效。学校通过改革与管理挖掘潜力,对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对房屋进行调迁,在没有大规模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实现了招生人数的大幅增长。学校坚持“一主两翼、多层次开放式”办学并取得实质性进展。2008年,南方村镇建设学校恢复招生;国内合作不断深化,在原有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又与武汉大学签订对口支援我校协议书;国际合作取得突破,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这些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大大提高了我校的综合实力。(编辑: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