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强化的科研平台:《孝感学院学报》彰显特色打造品牌
《孝感学院学报》创刊于1981年,20多年来,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下,该刊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99年,荣获“全国首届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2年、2006年,又被评为“第二届、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进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的行列。其中,“中华孝文化研究”专栏近年来受到学界关注。
中华孝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已经积淀成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之流。孝道在历史上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成为评价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标准。而当代中国社会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初期阶段,代际矛盾和代际关系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发掘中华孝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的优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我校地处以“孝”命名的“孝感”市。孝感市又是历代孝子辈出之地。为了充分发挥孝感市丰富的“孝文化”资源优势,依托我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在2002年推出了国内第一个研究孝文化的专栏——“中华孝文化研究”。
为突出“中华孝文化研究”这一特色,学报根据自身性质、地域特色、栏目特色,设计出了以弘扬孝文化为主体的,以各种不同的古孝字为底色的具有浓郁孝文化色彩的封面。今天的《孝感学院学报》以鲜明的个性、高雅的设计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中华孝文化研究”特色栏目创办之后,长期聘请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有关院校从事伦理学及孝文化研究方面的知名学者为顾问。这些顾问不仅对学报办特色栏目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还为该栏目从全国及海外组织到不少高质量的稿件。该栏目还组织了一支高素质的作者队伍,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聘请了10余位在孝文化研究方面有影响的专家提供高质量的稿件。
“中华孝文化研究”专栏开办以来,组发了大量高水平的论文,使这一栏目以新颖、独特、典雅、厚重的风貌在学术界、学报界赢得了一定的声誉。《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北京大学学报》等权威刊物均对这一栏目的文章进行了转摘、转载。特别是2006年,“中华孝文化研究”栏目发文共15篇,被上述文摘期刊转摘、转载就达9篇,转摘率达60%。
而今在高校学报中至今仍属“独此一家”的“中华孝文化研究”这一特色栏目的质量和学术特色在学术界得到公认,并多次获奖。2005年,在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专题优秀论文评选中,该栏目的论文获二等奖;2006年,在全国高校学报的评比中,“中华孝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优秀栏目”。
(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