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别称冰城,黑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哈尔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国两朝”即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是国际著名的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之称。同时哈尔滨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国际湿地城市、东亚文化之都和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的称号。
我们的旅程,从中国最北端出发。感受北境雪国气质,俯瞰大地的雾凇奇观,追赶滑雪者的速度,体验极致的冬日挑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哈尔滨的美便基于这样的胸襟,各民族、多国家的相互融合,即使是晦涩难懂的外国语言,也在比比划划间多了几分灵巧。贯穿中西的天然优势,似乎成为这座城市迅速发展的筹码。
一街一回忆,一城一情怀。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位于哈尔滨道里区,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共71栋。没有人会错过在这条遍布洋楼的步行街上漫步的机会。华灯初上时的街头器乐演奏为五湖四海的人们展示了哈市“远东音乐之都”的美称并非浪得虚名,这里走出了哈市最负盛名的马迭尔与秋林公司,是这座城市商贸繁荣的缘起之处。除了欣赏这些位列国宝的老洋楼之外,在中央大街两侧的岔路中,还能探访到鞑靼清真寺和犹太会堂等古迹,这也有力的说明了哈尔滨当年在世界范围内的都会地位。同时既然你来到了中央大街,可千万不要错过马迭尔冰棍哦。甜而不腻,冰中带香的它可是哈尔滨非常有营养的特色美食。
那些素未谋面的,迟早都会相遇,再见和日落的寓意都是未完待续。圣·索菲亚教堂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其在推动哈尔滨市多元文化建设,促进哈尔滨市对外开放、友好往来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样是哈尔滨旅游的必到之处,忘怀那令人扼腕的“喇嘛台”,这座建于教堂同样给人以视觉盛宴,也是哈市远东建筑博物馆的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哈市夏季下午多暴雨,游览这座教堂最适合的时候,就是暴雨过后灯火辉煌那段时间,大教堂映入地面上的积水,时空在镜头下得以无限延展。在教堂西北侧的长廊里面,还可以此作为取景框来拍摄经典的教堂照片。
斯大林公园是松花江畔避暑游览地之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与太阳岛隔江相望。建于1953年,原名"江畔公园",是为了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两次特大洪水而建立的。全长1750米,是顺堤傍水建成的带状形开放式公园,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 公园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以仿造俄罗斯古典式建筑风格和遍布全园的“五色草花坛”,以及分布在绿地之间的“天鹅展翅”、“三少年”、“起步”、“跳水”、“舞剑”等十六组艺术雕塑而驰名海内外。
沿着中央大街向北走到尽头,纪念松花江1957年抗洪的纪念碑就出现在眼前。斯大林公园到了。这里也是哈市人非常喜爱的一座城市公园,比起游客,更多的是来自垂钓避暑的当地人。沿着公园一路向东走去,便是滨州铁路两桥相峙的壮景,千里松花江上最大的两座桥便再次映入眼帘。登上老桥,古老的中东铁路铁轨就在脚下,再次取景的诸若影视剧照也浮现在脑海之中,这座彰显了工业美感的铁路桥已经在电视与历史之中化为符号,代表着百年近代史中普通人颠沛流离、数不尽悲欢离合的一生。
天然大冰箱可冻万物,是东北的常规操作,芝麻油香和酒香里能闻出踏实的生活。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来到哈尔滨,又怎么能不见识一下东北的早市呢,烟火气的聚集地,总能感受到人们的热情与食物的美味。我们很难为东北早市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它仿佛是现代文明缝隙中的一个神秘的结界。放眼北国市集,东北早市大抵是最淳朴、最具乡土生活气息的。安静街早市,道外菜市场、红专街早市这三大早市都是不错的选择。
早市中的早餐小吃摊约占50%,各种东北的面,饼,糕一应俱全,其次为加工熟食类,比如卤肉、酱肉、皮冻、烤鸡鸭等等,然后就是新鲜蔬菜与时令瓜果,最后则是一些日用小商品、减价服装、狗皮膏药等。不管怎样,一座城市的集市记忆了一座城市的烟火气。小吃摊上,胖子厨师翻滚着勺子,把握着那市民的口味,咸味儿代表心情,甜口伴着拔丝,那是爱的味道。而酱香里则洋溢着重逢与团聚。
都说铁锅炖看东北,东北铁锅炖看哈尔滨。东北铁锅炖,顾名思义,就是用铁锅来炖制各种食材的一种菜肴。铁锅是东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厨具,它能承受高温,保持火力,适合长时间的烹饪。铁锅炖的食材多种多样,炖的主题可鲜鱼、可排骨、可大鹅,也可以是牛羊肉,灵活多变,用东北特质的酱料调制底汤,配菜可以是土豆、大豆、豆腐、茄子,独具特色的是用和好玉米面贴在铁锅边缘,加上复古的木质锅盖,等到食材都熟了,玉米饼也可以当作主食。
东北铁锅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东北地区被清政府封为“龙兴之地”,禁止汉人进入。直到清末时期,大量的山东、河北人通过“闯关东”,迁移到东北地区开荒种地。这些移民带来了他们的乡土风味和生活习惯,其中就包括用铁锅炖菜。由于东北地区冬天寒冷漫长,新鲜蔬菜难以保存,铁锅炖菜就成了一种御寒补身的好方法。同时,由于东北地区物产丰富,各种肉类和粮食都很充足,铁锅炖菜也能满足东北人对美食的需求。
我们总要去一趟哈尔滨吧,去吹吹松花江的晚风,看看圣·索菲亚教堂,走一走中央大街,感受一下冰城的冬天。如果你有兴趣,不如同我们一起前往哈尔滨,去加入属于冰雪王国独有的狂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