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工人物 > 正文

湖工人物

志愿前行,点亮希望——记体育学院2011级汪伸同学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木月  摄影:   编辑:谈太辉 周芳  审核: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8日  点击次数:

汪伸,湖北工程学院体育学院2011级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曾担任孝感市义工联合会学工部部长、校学工部学工助理、院学生会副主席、院青协会长、实习班主任等职。她积极热情,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各方面能力,曾荣获孝感市义工联合会“十佳义工”、孝感市中心血站优秀无偿献血志愿者、骨髓捐献志愿者、校优秀学生干部、“校志愿之星”、校优秀青年志愿者、校优秀团员、孝感市首届大学生书画大赛三等奖、中山市东凤镇师德演讲比赛二等奖等荣誉。

用三年的时光践行志愿精神

她参加青协这个组织是一个偶然。2011年的9月,她高中时期的恩师突然查出了肝癌,那是一个年轻的老师,老师的女儿当时才5岁,命运总是这样捉弄人。曾经也为一些身患重病的人捐过一些款项,但体会没这么深刻。如今,这样的事发生在身边,离她是那么近,那么真实。靠个人一点捐款对所需的医疗费用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所以她希望寻求更多人的帮助。于是,她便联系到院青协,一起组织了一场义卖报纸的活动,从此她与青协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二时,学生会换届,她没参加竞选面试,但学姐找到她对她说:“青协不交给她不放心!”这份信任和委托触动了她,她欣然担起了这份重任。从此,她投入了更多精力到里面,只希望不要辜负这份信任。一次活动所需要的流程:策划书、申报表、活动所需要的物资、人员组织、活动流程、活动新闻稿和总结、活动反馈……或许这些没什么大不了,但都给了她深刻的记忆……整整两年多,每次写完策划书,为保证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她得一个一个去求人参加活动。

自她接手青协就立志将它做好,她的目标是能在接手的一年里拿到“优秀青年志愿者分会”的荣誉,这是所有人都可以认可的东西,到那时,让所有人看到青协的重要性和存在的意义,通过一年的努力,她最终如愿以偿,这也证明了她的实干与踏实。

她是青协人,永远的青协人,在她逝去的大学年华中,青协是她的依靠,也几乎是她生活的全部。

一个90后女孩的献血之旅

她参加无偿献血已经快四年了,总献血量10500毫升,其中全血1300毫升,成分血9200毫升。在这四年里,因为献血,她收获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今天,一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她的献血历程。

记得高三那年的十一假期,她第一次走进了孝感市中心血站城站路捐血屋,成功地为别人献出了她生命中第一份鲜红的礼物。

她第一次了解并接触成分献血是在2012年,缘于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孩。2012年5月4日,她20岁那年的青年节,她再次迈进了武汉血液中心,顺利完成了第二次成分献血,也就在那一天,她光荣地成为了中华骨髓库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孝感市中心血站的第一次成分献血已经是她成分献血生涯中的第三次了。2012年6月1日那天下午,她第一次走进孝感市中心血站成分科,那天正好需要O型成分血,她娴熟地拿出献血证并最终完成了来这里的目的。后来听工作人员说要不是拿出那本献血证,他们还真不相信一个小姑娘会有勇气献成分血。从那天开始,她融入了孝感成分献血的家庭,每次张队长打电话约她献血,她都会义无反顾地奔向那里。

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希望有更多人自愿加入到献血这个队伍中来,共同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用温暖融化那些被封印的心

2014年9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实习期间踏入教师行列。学校给她安排了八年级班主任的职务,因为年轻,很多学生家长在开学报名时见到一脸稚气未脱的她,流露出了担忧的表情。然而,也正是因为年轻,她与班里的孩子相处得很融洽,很多孩子会在课下把她当做姐姐,这使她很快了解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品行性格。

当踏入讲台的那一瞬间,看到孩子们那叛逆又天真,活跃又青涩的脸庞时,她肩上忽然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担子——责任。从那一刻起,她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尽她所能,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成长。每天清晨,她会第一个来到教室,以积极的精神状态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打扫卫生时她会给孩子们做好表率,课间跑操时她会身体力行,午餐时她会跟孩子们一起进餐,晚饭时会陪孩子们嬉戏闲聊,她让孩子们感受到她与他们没有距离。

虽然她不是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但是她是成功的,因为她赢得了孩子们的理解与信任,家长们的支持和肯定。在孩子们身上,她收获了许多快乐与感动,孩子们的努力让她看到了继续前行的希望,她也一直相信孩子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灿烂!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