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孝感.青桐汇”专场,12位创新创业者怀揣梦想站在舞台中央。其中唯一的“一枝花”凭借“商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发明专利”受到现场知名风投企业负责人亲睐,并获得投资人最高票数5票的投资邀约函。她就是被大家誉为湖工“美女博士”的丁瑜老师。
“装扮”实验室 探索新材料
锂离子电池技术是当前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电子器件驱动等高新技术产品中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其瓶颈在于大容量高功率电极材料及相关电池模块的研制。早在几年前,丁瑜老师就看准该领域,并一直从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工作。博士毕业回校伊始,结合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学科建设发展需要,丁瑜老师不等不靠、克服困难组建了动力与储能电源实验室。她回味初创时的甘苦说:“那年暑假,趁着天气热,我们买了两桶乳胶漆,戴着同事们折的报纸帽,一口气把‘教三’202实验室刷了三遍。我们的衣服都汗湿,但实验室的油漆没过几天就干了,亮堂堂的。”同时,丁瑜老师多次打电话同供应商洽谈实验仪器订购事宜,主动到人事、资产管理、设备招标等部门了解设备采购经费、招投标流程以及安装使用维护等事项。学校提供的博士科研启动金,丁瑜老师全部用于购买仪器设备。经过三个月加班加点努力工作,动力与储能电源实验室改造终于完工了。“那天,我们特别高兴,还把科技处的老师们请来为实验室建设的下步工作出主意。”丁瑜老师记忆犹新。
打造“动”团队 勇攀高峰险
在学校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以动力与储能电源实验室为基础,丁瑜老师同百杰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湖北工程学院百吉瑞新材料研发中心”。凭风借力好扬帆,丁瑜老师迅速同化材学院的几位青年博士共同组建“动力与储能电源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商用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近年来,丁瑜老师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湖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先后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Electrochimica Acta,RSC Advance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先后荣获学校“青年科技奖”、“科研十佳”等荣誉称号七次。丁瑜老师率领的“动力与储能电源科技创新团队”早已升格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如今该团队还培养了不少优秀本科生。这些学子们先后获得“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2项;“湖北省‘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谈到创新动力时,丁瑜老师是这样阐释的:“科研不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更关系到咱们学校的尊严。”
创新显魅力 大家齐点赞
创新是美,更有魅力。丁瑜老师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领域的创新工作也获得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认同。2015年5月,荆楚网专门报道丁瑜老师及其团队在富氮型天然石墨复合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浪网、网易网、中国科学院网站、中国储能网、中国电池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等20多家媒体纷纷转载该报道。其中,中国储能网的标题为“我国在天然石墨基电极材料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中国高校之窗网站以“湖北工程学院锂电池电极材料研究再次取得重要进展”为题,率先报道丁瑜老师及其团队在钛酸锂复合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随后该报道也被众多媒体转载。面对大众点赞,丁瑜老师表达最多的是希望和祝福:让我们一起为建设创新湖工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