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工人物 > 正文

湖工人物

“黑脸博士”的乡土情怀——记政治与法律学院彭华博士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张媛 范嘉惠  摄影:   编辑:喻志壮 王萌萌  审核: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4日  点击次数:

彭华老师经常是短寸平头、银框眼镜、一套正装。最近,他成了政法学院的热点人物:彭华是不是在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晒黑的呀。结束海外访学工作的彭华老师风趣地说,早在孝感就晒黑了。的确如此,彭华老师的研究课题多与乡土文化、基层政治与治理相关。他时常走乡村、进社区,深入调研基层,在孝感基层政府中已小有名气。几经酷暑日晒,奔走在调研途中的彭华老师已变得黝黑黝黑。严桥社区、中山社区、鸿城社区的居民们亲切地称他为“黑脸博士”。

走村串巷 乐在其中

楚剧,又叫黄孝花鼓戏,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孝感,已有160年历史,深受荆楚大地民众的喜爱,其传承和发展主要依靠各地楚剧团。但是,楚剧团在孝感的发展和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楚剧的创新和延续已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近两年来,彭华老师利用寒暑假和双周日遍访孝南区、安陆市、汉川市、应城市、云梦县、大悟县、孝昌县的文体局和剧团。在汉川市马口镇东方红村、长兴铺村,大悟县高店乡、大新镇,孝昌县小河乡,孝南区东山头,云梦县人民广场等地,彭华老师先后反复调查过好多次。彭华老师和课题组完成了《孝感市文艺院团改革调查报告》,建议整合县市两级剧团形成“一团多院”格局,引入社会资本实现规模经营,建立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采购机制,做强孝感楚剧品牌。该调研报告被孝感市有关部门采纳,出台了支持楚剧团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如今彭华老师已感受到楚剧的文化魅力,他说,我和场下的爹爹婆婆们一样,也喜欢看楚剧、唱楚剧。

知情达理 成果初现

彭华老师将自己的调研工作总结为“知情达理”。“知情”是指社科研究者需要走进社区、深入乡村、了解社会,到基层寻找课题。“达理”是指社科研究成果来源于实地调查,掌握实情后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彭华老师科研项目、成果、获奖等不断迈上新台阶。调研报告《大别山革命老区农民市民化研究》获批为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专著《制度转型的成本分析一湖北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研究》、《选择性治理逻辑一当代中国县政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反响;《农村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研究》、《农村社区建设中村民参与研究》分别荣获民政部调研成果一等奖和优秀奖。彭华老师还先后为孝感市民政局、孝感市发改委、孝感市卫计委、孝南区民政局、大悟县人民政府、大悟县卫生局、共青团大悟县委等政府或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基层调研工作。他认为,科研只有和学校学科建设相结合,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个人和团队才能获得快速成长。

协同合作 构建“智库”

为更好地凝练政法学院学科方向,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彭华老师会同乐波、张微、黄宏磊、卢时秀、贺海波、龚先砦、程静等老师组建了孝感市第一家服务基层政治与治理研究的“智库”——湖北省地方政府效能研究中心。“中心”主要为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基层调研咨询服务,为政府科学决策发挥“智库”作用。彭华老师说,社科研究越来越注重团队建设,学校及时“见花浇水”式地培育科研团队,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各种支持。近两年,湖北省地方政府效能研究中心已为《孝感市公共事业“十三五”规划》、《孝感市卫生和计生“十三五”规划》、《孝感市城区医疗布局设置规划》、《大悟县卫生和计生“十三五”规划》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课题开展了广泛的基层调研工作。

“我喜欢研究这片乡土,现在中心‘土’味越来越浓,成果也越来越多,只是男老师们都被我带‘黑’了”。彭华老师还是那么风趣。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