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学科研

IT老骥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摄影:   编辑:  审核:  发布时间:2005年01月24日  点击次数:

IT老骥

——记孝感学院特聘教授马国厚教授

[b]人物简[/b]介:马国厚,武汉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孝感学院特聘教授。出版著作6部,译著一部,发表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13篇,译文3篇。获能源部部级优秀教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优秀教师称号,粤港澳奖教基金二等奖,电力工业部CAI研究成果优秀奖,武汉水利电力大学CAI研究成果一等奖,武汉科协1998年优秀论文三等奖,江西电力局200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b]搏浪IT业[/b]

马国厚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控制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大型三星辊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研制”、“最优决策系统软件包研究与开发”、“大电流脉冲电镀电源研制”、“数控一变频调速器组合可编程恒压喷灌控制系统研制”、“错位无环流三环可逆调速系统研制”、“数控10KV电力变压器无触点静止式调压装置研制”、“数控35KV电力变压器无触点静止式调压装置研制”、“可变电抗器自动调节系统研制”等8项科研项目。

其中,“数控一变频调速器组合可编程恒压喷灌控制系统研制”这一科研成果采用电动机的变频调速自动调节喷灌系统的压力恒定,不仅使系统具有优良的喷灌性能,同时又有效地节约了电能,已在广西南宁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广试用。另两项成果“数控10KV电力变压器无触点静止式调压装置研制”、“数控35KV电力变压器无触点静止式调压装置研制”不仅起到了电压调节的作用,而且能有效地减少电力变压器因采用传统的调压装置而导致十分频繁的故障问题,并获江西电力局200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b]培养学生创新能力[/b]

马国厚教授从事科研最大的体会是,深入生活,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用自己的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因此,在教学中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马国厚教授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要充分肯定、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一次课上,马国厚教授讲到计算机控制系统已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国民经济等各种领域。一个学生立即询问:“老师,为什么不把这个技术应用到汽车上呢?” 马国厚教授当即赞赏了这个学生的想象力,并在他的帮助下,获知西方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方面的成果很快就会投入使用。这一发现让学生们激动不已,自此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异常活跃。每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马国厚教授都要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并在家中开辟了一个专门的房间,让学生在那里从事具有创新思维的动手研究和制作。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其中一学生制作的电话遥控系统极具创意,一毕业就被北京某公司录用。

[b]给学生每一节优质课[/b]

从教30余年的马国厚教授指导过硕士研究生30余名,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有《电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等20余门类课程。

来孝感学院计科系后,为丰富学生的知识面,马国厚教授特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四门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他常说:“上课是老师对学生最直接的服务,但服务好也不容易。”为上好每一节课,马国厚教授除认真备好课外,还在课堂中穿插地为学生讲解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以及计算机的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段时间,社会上盲目地认为网络能取代一切,且以为计算机仅在网络中才有应用,对此马国厚教授作了详细的分析,提醒学生不要误入歧途。学生们都很喜欢马教授的课,都说:“不上马教授的课是一大损失。”

(陈朝晖 载《孝感日报》2005.1.23第三版)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