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不辍颂自来
——记孝感学院教师黄颂博士
[b]人物简介[/b]:黄颂,法学博士、中共孝感学院委员会委员、党委学工部部长、孝感学院人民武装部部长、政法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在西方自然法思想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西方中世纪政治文化研究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受到国内政治学界的关注,曾主持和参与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重要学术期刊摘要或转载,并获孝感学院“科研十佳”、第四届孝感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b]一路奋进一路歌[/b]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黄老师瞄准学术研究的空白,把“西方自然法思想”作为自己主攻的方向。洋洋洒洒十几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自然法观念考》对西方政治文化中的自然法观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政治学理论界在这一方面的空白,受到了政治学界的关注和政治学界老前辈的高度赞扬。我国著名政治学家王惠岩教授认为,论文中“所提出的一些论点对研究西方自然法思想提供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创建性。”中国人民大学朱一涛教授、北京大学李景鹏教授等学术界权威人士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面对老前辈和众多知名学者的肯定,黄老师并未满足。他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将眼光投向中国政治现实,先后负责完成了“我国社会转型与公民政治意识的嬗变研究”和“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政治意识的嬗变与政治发展研究”两项课题。目前,他还承担着湖北省教育厅的另一项重点课题——“中西封建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比较研究”。他牵头成立的“孝感学院比较政治文化研究所”,被我国著名政治学家、原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徐大同教授誉为“我国第一家以这一名称命名的研究所”。
[b]勤奋加博采[/b]
黄老师1982年毕业于汉川师范学校,在中学的十年教书生涯中,他克服困难自学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哲学专业和法律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打下了厚实、宽博的理论基础。1992年,他考入天津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来到孝感学院当了一名教师。1998年,他再度考入天津师范大学,攻读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获得天津师大的最高奖学金——广厦英才奖学金。
谈到取得成功的体会,黄老师说,要搞好科研,就必须博采,只有拓宽知识面才能打破专业视野的局限,发现新的有价值的东西。谈及自己从中师毕业生到法学博士的历程,黄老师更是感慨地说,自己靠的是勤奋钻研,靠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b]教学管理一肩挑[/b]
“孝感的高等教育事业需要我,我应该把青春献给生养我的这片热土!”黄老师怀着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义谢绝了国内一些重点高校的聘请,毅然地回到孝感学院,成为回校奉献的首批博士之一。
学成归来后,黄老师先后担任了教务处副处长、学工部部长、武装部部长及其他学术职务。在繁忙的行政事务中,黄老师始终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天职,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在教学中,他十分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他锐意改革,在学校率先开始进行双语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他特别注重教学相长,善于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判断谬误与真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师生的心目中,黄老师既是一个恪尽职守的管理干部,更是一个知识广博的学者、循循善诱的师者。在学生管理的指挥台上、在三尺讲坛之间,他在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
(陈朝晖、刘以兵、常姗姗 载《孝感日报》2004.11.21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