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学科研

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教授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摄影:   编辑:  审核: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27日  点击次数:

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教授

——记孝感学院况启生教授

人物简介:况启生,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酶工程、食用菌栽培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发明的《常压高温蒸气锅》、《水洗式无菌空气过滤器》、《姜酱的一种加工方法》等四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研究发明的《液体菌种简易快速生产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星火计划”推广的科技新成果;主持研制的“天仙牌”增效剂通过省、地专家鉴定,获湖北省科委颁发的“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主持研制的新型高效农药——“魔王牌”喷必死,投入农业生产应用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曾主编《有机化学》教学大纲,参编《生物化学》、《应用生物化学》教材;发表科研论文《水——汽循环式高温灭菌锅》、《组织分离菌种的对比实验》等九篇。

为科研发明痴狂

蘑菇、木耳、香菇等菌类食品味道鲜美,一直是人们的桌上佳肴,但在培植过程中,菌种一般成长速度慢,能不能找到一种新技术使菌种快速的生长?80年代末期,况启生教授一边思索,一边开始实验。他先后对菌丝体进行机械分离,物理打击……一次次的假想、试验;再假想、再试验……经过二个春秋循环往复的试验,况启生教授的液体菌种快速制备试验终于成功了。然而,接踵而来的是设备的问题,在液体菌种生产中,常规发酵工艺的流程较复杂,所需时间长,费用高。于是,况启生教授又一头扎进了物理、化学的世界,不久便发明了一套用于消毒的常压高温蒸气锅(特点是节能、省时、造价低))和一套用于空气过滤的水洗式无菌空气过滤器(特点是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这两套技术的发明,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外生物界的极大关注,马来西亚和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一千多家单位来人来信咨询。在北方15省食用菌生产经验交流会上,况启生教授所作的《关于液体菌种简易快速生产技术》的发言,受到了来自全国26个省300余名代表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为农业增收献智

促进农作物增产,为农户创收是况启生教授一直以来的心愿。90年代初期,为农作物生长“增效”的想法,常常牵挂在况启生教授的心头。增效的关键在于生长素等物质的选择及其合理配比,为此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筛选工作。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况启生教授共设计出145个组合进行对比试验,历经一年多时间,从中精选出3个配方,试制出了“天仙牌”增效剂。他先以菜籽作实验,喷后,发现蔬菜有了明显的变化。随后将该剂喷洒在水稻上,也喜获成功。增效剂先后在孝感学院和孝感地区五个县(市)的杂交稻种基地进行了多点对比和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高于同类产品,这一科研成果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公报》、《中国科技成果大报》相继刊登后,又被载入《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并获湖北省科委颁发的“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谈到科研,况启生教授体会最深的是“遇到什么问题,就想尽办法解决什么问题。抓住关键问题中的关键”。教学中,他同样教导学生要善于抓住学习的主要矛盾。

如今,花甲之年的况启生教授仍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实验室、教室里仍然有他忙碌的身影。退休后的况启生教授并不轻松,由于他的课倍受学生喜欢,每周他还担当了平均10节理论与实验课的教学任务。此外,他还要忙于指导学生的科研及毕业生的论文设计。在他的指导下,其中有一学生对蚯蚓活体“自溶”条件的研究,获省大学生科技竞赛三等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懈努力是况启生教授永远的追求。

(陈朝晖 载《孝感日报》2005.4.24第三版)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