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县,福建省福州市辖县,简称“岚”,俗称海坛,素有“海蚀地貌甲天下,海滨沙滩冠九州”之称。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平潭四面临海,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福清市为邻,南近莆田市。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岸线资源丰富,岸线总长408公里,拥有众多避风条件良好的港湾和深水岸线资源,平潭是中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区域,与台湾新竹仅68海里。
福州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该岛系由岛屿相互连接而成的。位于福州市东南部,东濒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相望,面积274.33平方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其次为平原和台地。最高点君山海拔438.7米。岛上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以夏长冬短、风大、雨少、蒸发强为特色。平潭岛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石牌洋景区、琉球驸马墓、东海仙境景区等。
在平潭岛西北端苏澳镇西侧的海面上有一块圆盘形大礁石,它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整体看起来就像一艘大帆船。这是平潭知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又称为“双帆石”。这是一对全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柱体主要受两组垂向节理和一组弧形水平节理控制,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沿节理发生了强烈的球柱状海蚀、风化,风化壳层层剥落,现在的两石柱是风化剥离出来的新鲜核心部分。由于它的奇特壮观,对游人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建设部与中科院的专家称之为:“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
东海仙境景区,位于平潭县流水镇东美村王爷山南麓。景区由仙人井、仙人洞、仙人谷、仙人峰、仙人柱、仙人台、仙人泉、王爷嶂谷、金观音、牡蛎礁等景观组成。仙人井是天然海蚀洞,形如巨井,呈圆筒状,井壁近于垂直,口径为50米,深度约43米,井底侧有两个洞口通往大海,涨潮时海浪汹涌撞入,井底白浪翻腾,声若洪钟,蔚为壮观。
潭海岛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福建省平潭县海坛岛东部海滨,面临海坛博和台湾海峡,紧邻平潭县城,面积1295.70公顷。森林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园内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点六。这里主要有二十四孝雕塑、岚林奇洞、红岩海滨山庄、龙凤头海滨浴场等景点。其中,二十四孝雕塑,是以二十四孝故事为主题,用雕塑的方式展现二十四孝的故事内容。
海坛古城,位于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坛南湾组团国际旅游休闲度假板块,占地面积1047亩,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其中古城核心区为96万平方米,其他生活配套24万平方米,是中国首座海岛旅游古城。古城里有大型餐饮、闽台小吃、庙会小吃;有特色五星级酒店与传统四合院客栈;有特色旅游商品街汇集四方精美商品。可以说,海坛古城是中华仿古建筑群的集大成者,也是一座综合体的大型“吃喝玩乐”的街道。
坛南湾景区,位于福州市平潭县环岛东路。这是一处旅游条件非常不错的天然浴场。沙滩岸线22公里,是一个待开垦的旅游地,有“白金海岸”之美誉,是平潭海滨沙滩开发的重点。坛南湾东临大海,滩面平缓,细沙如银,有"坛南银滩"之称。坛南湾尽头的潭角尾,岬角突出,景物不凡,象形奇岩遍布海滨沙岗。在坛南湾边上的老虎山由于演习曾作为指挥部,演习结束后就把将老虎山改名为将军山。山顶还建有一塔,称为将军塔。登顶将军塔,坛南湾美景,尽收眼底。
平潭岛最初是因为“蓝眼泪”出圈的,每年4-6月是平潭岛蓝眼泪的高峰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蓝眼泪的出现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等是初级,只有少量存在;二等是中下级,在海里有一些,随着波浪隐隐发光;三等是中级,在近岸边积聚,在外界激发下,成片蓝色涟漪起,并伴有夜光藻的声音;四等是中上级或小爆发,在近岸浪潮里有长条蓝色波浪出现,间歇性呈现;五等是高级或大爆发,远和近的浪潮里一起出现长条波浪,此起彼伏,连续时间长,整片海域发亮。
在福建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福州有个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那些饱经风霜的石头不仅见证了水师家族的传奇过往,同时还被岛民打造成了艺术碉堡般的石头厝。海风、浪花、沙滩、大风车……即便坐在海边什么也不干,遥望着远方发呆也不会觉得乏味。而且与众多的海岛有所不同,平潭却总能够在不经意间带给我别样的惊喜,没有沾染太多的商业化氛围,平潭的一切是那么的淳朴。在这里,你能够感受到远离都市生活嘈杂喧嚣的静谧,能够找寻到悠然惬意的慢时光,一切似乎都刚刚好。
小城千面,也许平潭没有北上广深那般的繁华喧嚣,可它却拥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美景与风情。在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春日,与一望无垠的蓝海相遇,在夜晚开启一场疯狂的追泪之旅,又怎的不是一种别样的乐趣所在?“东岚胜景,海岛之美”,我在平潭等风,也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