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工人物 > 正文

湖工人物

谦逊显不凡 淡泊沁芳华——记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黄宏霞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学生记者 赵盼盼  摄影:   编辑:  审核: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0日  点击次数:


黄宏霞,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优秀教师。  


“宏”愿不凡,“霞”绽芳华,或许这是对黄宏霞老师最贴切的诠释,对于教学,她恪守本职,默默耕耘;对待科研,她潜心向前,努力创新。自2006年进入我校以来,黄老师一直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任教,10年间,有艰辛,有喜悦,在黄老师身上体现的更多的是与人为善的谦和,斩破荆棘的坚韧,历经风雨的淡然。


理解在前谨于行


大学的课堂相对中小学来说,比较松散一点,无法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所以影响课堂的因素有很多,很难控制。谈及教学模式及学生课堂表现时,黄老师笑着说:“我理想化的课堂嘛,当然是学生在课堂上好学乐思,严肃认真,老师也能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课,在课下师生能够像朋友一样沟通交谈。”


黄老师表示她个人对大学生课堂普遍玩手机的现象是很反感的。她认为手机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可以理解同学们的行为,但是上课最好不要玩。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尊重也是相互的,同学们都低着个头,那么老师的情绪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但是黄老师也表示造成这个的原因是双方面的,同学们不喜欢听课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应该在教师本身找原因,怎样才能让同学们的思绪回到课堂,对单调枯燥的课本内容充满兴趣,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下功夫了。


心系学生重实践


黄老师始终觉得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所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尤其是面对思想新颖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老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尽可能的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引导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信息和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作为生科院的老师,黄老师十分注重实验课,尤其是实验过程,她认为实验课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首先要自己看,去理解,然后一定要亲自动手去做,去体会操作的过程。但是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学会分析,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学到东西。


坚持科研性不躁


黄老师是一个青年科技者,她觉得对待科研最难的是坚持,跟学生上实验课做实验,不可能所有实验都一次性成功,多数情况下都意味着要返工,甚至是从头再来。而且平时还要上课,接送孩子,所以时间很零散,很多时候都不能一次性的做好一个实验,面对这些情况黄老师用“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来解决,所谓“化整为零”就是把一个耗时较长的实验,划分为几步,一个空闲时间来完成一步;“化零为整”就是把一些用时短的事情尽量在某个短时间内做完,把连续完整的时间留出来专心做实验。当然这就需要切实的计划,协调好时间。


“当今社会很浮躁”不只一个知名人士在公众场合谈及到,对科研工作来说,这无疑是第一大敌人。黄老师表示她也不例外,常年往返于课堂与实验之间,难免枯燥,而且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环境中很难独其一身,宁静致远,每到这个时候,黄老师就会停下来,调整好状态后重新上阵。


采访过程中黄老师也多次表示,相对学识来说,她更注重人品,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都比较强,在张扬个性,又是独生子女的时代,这并不难理解,但一个人想立足社会,品行是最重要的,出身社会,能力和知识固然要掌握,要脚踏实地的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基础就是端正的品行。


黄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诫同学们,大学四年不能白来,大一大二期间就要有计划,有目标,考研就业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首先要认识自我,要明确的知道四年后自己要干什么,有长远的计划,也要有小计划,然后慢慢实行。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