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学科研

凸现建筑光环境的个性特色

来源: 新闻中心   作者:   摄影:   编辑:  审核:  发布时间:2004年12月27日  点击次数:

凸现建筑光环境的个性特色

——记孝感学院王建华教授

[b]人物简介[/b]:王建华,中国照明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学会会员。现任孝感学院城市建设系副主任,建筑技术教研室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建筑技术教学和建筑光环境与照明技术的研究等工作。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建筑光环境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2项,参与湖北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一项;主编出版全国通用教材3部;发表论文34篇,其中在《新建筑》、《工业建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先后获得孝感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科研成果业绩奖、教学优秀奖和2000-2002年度“科研十佳”荣誉称号。

[b]科研的动力源于兴趣[/b]

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吴良镛说:“我毕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们如诗般的,如画般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受之启发,长期从事建筑技术教学的王建华教授认识到,吴先生所述诗画般的生活,实质是居住光环境对主体人的一种良性作用;人们一味追求居住空间的扩张、超前的装饰、丰富的色彩和时髦的家具,但往往却忽视了光环境效应的群体差异,忽视了光的存在及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其结果是漠视了自己的健康。由此,王建华教授对建筑光环境与照明技术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6年,他已潜心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花了五年多的时间主编完成教材《建筑电气照明与施工》,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成功出版。

[b]科海破浪[/b]

长期以来建筑光环境评价中,一直沿用规范、标准控制下的光环境设计和评价,已凸现出诸多不合理的问题,用一个标准规范评价全国复杂多变条件下的住宅环境,体现不出评价对象的地域特点、个性特色、环境特色和居住环境创造中公众参与的创造理念。

为解决这一问题,2003年王建华教授主持并完成了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 建筑光环境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王建华教授谈到,建筑光环境性能的评价,即是要创建一个体现住宅地域、环境、经济、文化、居住健康和以人为本的居住光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建筑光环境的诸多影响因素,运用数学方法对建筑光环境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使评价体现建筑光环境的个性特色。该项目成果充分体现了住宅的个性特色和以人为本的建筑光环境设计理念,极大地克服了标准评价的不确定性和含糊性,提高了光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作为国家权威部门和专家制定性能化评价标准的参考依据。

[b]乐教不疲[/b]

对建筑光环境有着浓厚兴趣的王建华教授,是个爱出思想的教授。他从没有停止过思想前进的步伐,不断地探寻着新的研究方向。2004年,王建华教授又主持了湖北省教育厅另一重点科研项目——孝感小城镇居住环境现状与技术对策。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小城镇经济的持续增长拉动了居区的开发建设,居区环境在给居民带来物质享受和便利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居区环境混乱、公共设施欠缺和管理服务不力等问题。王建华教授深深地认识到,居区环境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判断与检验标准,研究探索小城镇居区环境评价方法,构建科学完整的、可量化的居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尤为必要。而且,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居区环境评价研究作为新生事物尚未见到可操作性及系统性较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适应小城镇居住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成为当务之急。

如今的王建华教授除了乐而不疲于科研外,他还经常领着学生到户外写生,他常常告诉学生们:“在光环境下看建筑,建筑并不是凝固的画面,建筑是诗是动感的音乐”。王建华教授就是这样,他总是陶醉在科教事业中。为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建筑光环境,重视光环境质量对于人的作用,他还特地开设了公选课《建筑室内光环境艺术》,面向全校其他专业学生授课。

(陈朝晖 载《孝感日报》2004.12.26第三版)


电子邮箱:hbeuxb@163.com 新闻热线:0712-2345839

通讯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传真:07122345265 邮编:432000